[发明专利]具有摩擦片承载件的双离合器和由双离合器和飞轮构成的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5882.1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6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赫尔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1/06 | 分类号: | F16D21/06;F16D25/08;F16D25/0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丁永凡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摩擦 承载 离合器 飞轮 构成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的双离合器(1),所述双离合器具有第一子离合器(2)和第二子离合器(3),用于选择性地传递扭矩,其中每个单独的子离合器(2,3)的多个离合器盘(4)设置成和配置成用于夹紧在各一个压板(5,6)和反压板(7,8)之间,以接收驱动轴(9)的扭矩并且传输给变速器输入轴(10,11),其中在相应的子离合器(2,3)的离合器盘(4)之间存在至少一个由摩擦片承载件(15,16)扭转止动地、轴向可移动地容纳的中间盘(17),其中第一子离合器(2)的和第二子离合器(3)的两个摩擦片承载件(15,16)经由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凸起(44)紧固在固定于支撑轴承的构件(18)上。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这种双离合器(1)和飞轮(19)构成的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的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具有第一子离合器和第二子离合器,用于选择性地传递扭矩,其中每个单独的额子离合器的多个离合器盘设置和配置成用于夹紧在各一个压板和反压板之间,以接收驱动轴的扭矩并且传输给变速器输入,其中在相应的子离合器的离合器盘之间存在至少一个由摩擦片承载件扭转止动地、轴向可移动地容纳的中间盘。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这种双离合器和飞轮构成的组件。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已经已知双离合器。例如,WO 2014 154 217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的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具有:两个扭转止动地彼此连接的并且分别容纳至少一个摩擦盘的外部承载件,其中第一外部承载件在离合器的运行状态中由内燃机的输出轴驱动,并且可借助其至少一个摩擦盘扭转止动地与驱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的第一内部承载件连接,并且此外第二外部承载件可借助其至少一个摩擦盘扭转止动地与驱动第二驱动器输入轴的第二内部承载件连接,和轴承元件,所述轴承元件相对于变速器输入轴可转动地支承第一和第二外部承载件,其中轴承元件构成为轴向地以及径向地支承第一和第二外部承载件的中央轴承。
然而,现有技术始终具有如下缺点,在常规的双离合器中,第一子离合器的和第二子离合器的两个摩擦片承载件彼此焊接,或者两个摩擦片承载件的紧固需要大的径向结构空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或至少减少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尤其地,应改进一种连接方法,其中两个摩擦片承载件尤其简单地并且尤其节约空间地紧固。
所述目的在这类设备中根据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子离合器的和第二子离合器的两个摩擦片承载件经由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凸起紧固在固定于支撑轴承的构件上。
这具有如下优点,子离合器的离合器盘能够径向更大地设计,而不提高整个双离合器的径向结构空间。这通过如下方式是可能的:摩擦片承载件径向紧固在固定于支撑轴承的构件上。
其他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要求保护并且在下文中详细阐述。
此外适当的是,两个摩擦片承载件经由可松开的连接紧固/连接在第一子离合器的或第二子离合器的反压板上。因为摩擦片承载件在运行中不应在任何情况下松开,因此有利的是,摩擦片承载件紧固成,使得所述摩擦片承载件固定地并且不可松开地连接在固定于支撑轴承的构件上,在该情况下所述构件为第二子离合器的反压板。
优选地,第一子离合器的和第二子离合器的两个摩擦片承载件通过沿径向方向延伸的紧固机构连接在固定于支撑轴承的构件上。由此避免,两个摩擦片承载件的一部分必须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以便这部分能够经由轴向紧固连接在固定于支撑轴承的构件上。因此,通过所述连接可能性得到显著的结构空间节约。
优选地,第一离合器的和第二离合器的两个摩擦片承载件与固定于支撑轴承的组件铆接、销接或螺接。这种连接可尤其容易地安装并且同时提供对抗松开的大的阻力。两个摩擦片承载件也能够与固定于支撑轴承的构件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5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