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壁接合机以及用于将侧壁接合到热塑性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2890.0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3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J·C·黑尔默;G·纳扎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2 | 分类号: | B29C65/02;B29C6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洪贵 |
地址: | 美国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壁 接合 以及 用于 塑性 方法 | ||
一种接合机以及一种用于将波纹形侧壁在拼接接头处接合到热塑性带的方法。具有互补且面对的波纹形竖向面的两个加热夹钳组件将热塑性带夹紧到接合机的底座,使波纹形侧壁部段与带分开跨越拼接接头,该拼接接头被接收在形成于面对的竖向面之间的波纹形槽中。在波纹形竖向面的底部处的波纹形接合条状部施加热量,以侧壁部段的底部在相反两侧上熔化,从而将波纹形侧壁部段接合到底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合工具以及一种用于将侧壁在拼接接头处接合到热塑性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拼接压机用于将两个热塑性输送带部段的对接端焊接在一起。传统的压机包括一对夹具,该对夹具中的每个夹具保持两个带部段中的一个。跨越带部段的整个宽度延伸的夹具牢固地保持部段,使对接端彼此面对跨越一间隙。加热棒被移动到该间隙中,并且两个夹具靠近,直到带部段的对接端接触加热棒的相反两侧。一旦对接端被棒的热量充分软化或熔化,夹具回缩,使得棒可以被移走。随后夹具被朝着彼此移动,直到被软化或熔化的对接端接触。夹具随着对接端的对接部处的接头冷却而将对接端保持在一起。
为了拼接具有波纹形侧壁的带,侧壁必须在对接端处与带部段分开以容纳加热棒。在对接端被焊接在一起之后,必须将侧壁跨越接头拼接在一起,并且将侧壁的底部重新附接到带上。为此目的,通常使用热风枪或热烙铁。但由于这种接头依赖于人工操作热风枪或热烙铁的操作者的技能,因而由此产生的接头会不一致。
发明内容
体现本发明特征的一种型式的接合机用于将波纹形侧壁部段接合到热塑性带,该接合机包括:底座以及在该底座上方的第一加热器夹钳组件和第二加热器夹钳组件。一定长度的热塑性带以及与该热塑性带的外表面分开的波纹形侧壁部段设置在该底座上。该第一加热器夹钳组件和该第二加热器夹钳组件各自具有竖向波纹形面和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具有沿着该竖向波纹形面的底部的接合条状部。该第一加热器夹钳组件的竖向波纹形面和该第二加热器夹钳组件的竖向波纹形面是互补的,并且跨越介于中间的波纹形槽彼此面对,输送带的波纹形侧壁被接收在该介于中间的波纹形槽中。该第一加热器夹钳组件和该第二加热器夹钳组件在该波纹形侧壁部段的相反两侧上布置在该热塑性带的外表面上。侧向施压装置抵靠该第二加热器夹钳组件施加侧向压力,以将该第二加热器夹钳组件朝着该第一加热器夹钳组件推动,并且将该波纹形侧壁部段保持在该竖向波纹形面之间。该第一加热器夹钳组件的加热元件和该第二加热器夹钳组件的加热元件将热量传递到该接合条状部,以将该波纹形侧壁部段的底部在相反的两侧上熔化,从而将该波纹形侧壁部段接合到该热塑性带的外表面。
在另一方面,一种用于将一段分开的波纹形侧壁接合到热塑性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热塑性带夹紧在底座和具有波纹形竖向面的第一加热器夹钳组件之间,使在底部处的波纹形接合条状部抵靠热塑性输送带的在波纹形侧壁内侧的外表面;(b)推动与该热塑性输送带的外表面分开的侧壁部段抵靠该波纹形竖向面;(c)推动第二加热元件夹钳组件以形成接收该波纹形侧壁部段的波纹形槽,该第二加热元件夹钳组件具有与该第一加热器夹钳组件的波纹形竖向面面对并且互补的波纹形竖向面以及在底部处的波纹形接合条状部;(d)将该热塑性带在该底座和该第二加热器夹钳组件之间抵靠该热塑性输送带的在该波纹形侧壁外侧的外表面夹紧;(e)抵靠该波纹形槽中的该波纹形侧壁部段施加向下的压力;(f)加热该第一加热器夹钳组件的波纹形接合条状部和该第二加热器夹钳组件的波纹形接合条状部,以将该波纹形侧壁部段的底部在两侧上熔化,并将其接合到该输送带的该外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体现本发明特征的侧壁接合机的轴测图,该侧壁接合机对同步的波纹形侧壁带进行操作;
图2是图1的侧壁接合机在接合工艺的第一步骤的轴测图,为清楚起见,带被移除;
图3是图1的侧壁接合机在接合工艺的第二步骤的轴测图,为清楚起见,带被移除;
图4是图1的侧壁接合机在接合工艺的第三步骤的轴测图,为清楚起见,带被移除;
图5是图1的侧壁接合机在接合工艺的第四步骤的轴测图,为清楚起见,带被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28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