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上部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1862.0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6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马场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7 | 分类号: | B62D25/07;B62D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6 | 代理人: | 张嵩;薛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上部 构造 | ||
在车顶板(11)的车顶主体(17)的下端缘部上固定被支承构件(13a)。被支承构件(13a)被固定在车顶侧轨道(21)的上端面部(21a)上。在被支承构件(13a)的下表面(42)侧设置有外侧抵接部(45)、密封垫粘接下表面(53)、以及下突出部(54)。密封垫粘接下表面(53)被配置在比外侧抵接部(45)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在从外板(22)的外侧上板部(27)的上表面(35)向上方分离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密封垫粘接下表面(53)粘接有密封垫(58)。下突出部(54)被配置在密封垫粘接下表面(53)的车宽方向外侧并以比密封垫粘接下表面(53)向下方突出的状态沿前后方向延伸。密封垫(58)被夹在密封垫粘接下表面(53)与车顶侧轨道(21)的上端面部(21a)之间并弹性变形。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上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高顶的卡车的驾驶室。高顶包括由树脂材料制作的车顶主体、以及车顶主体的周缘部分的凸缘构件。高顶的凸缘部被通过点焊固定在驾驶室侧的流水轨道上从而形成流水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实开平1-1700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在驾驶室的上部具有高顶的车辆中,有的情况下,在高顶(车顶板)与支承车顶板的驾驶室侧的流水轨道之间会产生向外侧开放的间隙。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想到,通过在上述间隙中设置密封垫以用该密封垫堵塞上述间隙,从而提高驾驶室的外观上的美观性、或者防止空气进入到上述间隙时产生的鸣响。但是,因为上述间隙向外侧开放,所以雨水等容易进入密封垫相对于流水轨道或车顶板的粘接部分,存在密封垫的粘接部分会润湿而密封垫变得容易剥离的风险。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车顶板的下方的密封垫的剥离的车辆的上部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是一种在与驾驶室的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的端部沿着预定方向竖起并划分出车厢的一侧的竖立板的上端面部上支承车顶板的车辆的上部构造,包括车顶板和密封垫。车顶板被固定在竖立板上,具有车顶主体、抵接部、密封垫粘接下表面、以及突出部。车顶主体从上方覆盖车厢。抵接部被一体地设置在车顶主体的上述一侧的端缘部上并从上方与竖立板的上端面部抵接,且沿着上述预定方向延伸。密封垫粘接下表面被一体地设置在车顶主体的端缘部上并被配置在比抵接部靠驾驶室的外部侧的位置,且在从竖立板的上端面部向上方分离的位置沿着上述预定方向延伸。突出部被一体地设置在车顶主体的端缘部上并被配置在比密封垫粘接下表面靠驾驶室的外部侧的位置,比密封垫粘接下表面向下方突出,且沿着述预定方向延伸。密封垫被粘接在车顶板的密封垫粘接下表面上并沿着上述预定方向延伸,在车顶板被固定在竖立板上的状态下被密封垫粘接下表面和竖立板的上端面部夹着。
在上述构成中,车顶板的突出部被配置在比密封垫粘接下表面靠驾驶室的外部侧的位置并比密封垫粘接下表面向下方突出且沿着上述预定方向延伸。即,因为比突出部靠内部侧的密封垫粘接下表面被配置在比突出部靠上方的位置,所以即使雨天时、洗车时等的水沿着车顶板的车顶主体的外表面向车顶主体的端缘部流动,水也难以从驾驶室的外部侧越过突出部而到达比突出部靠上方的密封垫粘接下表面侧。因此,能够防止粘接密封垫的密封垫粘接下表面的沾水,能够防止沾水所导致的密封垫的剥离。
此外,密封垫被粘接在车顶板的密封垫粘接下表面上并沿着上述预定方向延伸,在车顶板被固定在竖立板上的状态下被密封垫粘接下表面和竖立板的上端面部夹着。因此,即使雨天时或洗车时等的水沿着车顶板的车顶主体的外表面向车顶主体的端缘部侧流动,也能够利用密封垫来防止水从驾驶室的外部侧向车顶板的抵接部侧浸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1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