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运行具有可变的喷射轮廓的内燃机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1986.2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4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W.菲舍尔;M.比策尔;S.格罗德;P.科特曼;T.马科维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24 | 分类号: | F02D41/24;F02D41/26;F02D41/40;F02D41/30;F02D41/14;F02D4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冰;李雪莹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运行 具有 可变 喷射 轮廓 内燃机 方法 装置 | ||
1.用于通过预先给定喷射轮廓来运行内燃机(1)的方法,所述喷射轮廓由适配的喷射参数()定义,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 参照预先给定的稳态-喷射轮廓特性场来求得稳态的喷射参数();
- 参照预先给定的校正喷射参数模型来求得校正-喷射参数(),所述校正喷射参数模型根据所述内燃机(1)的空气供应系统(3)和/或废气排出系统(4)的一个或者多个状态量来提供校正-喷射参数();
- 以所述校正-喷射参数()来加载所述稳态的喷射参数(),以便获得所述适配的喷射参数(),
其中,通过将预先给定的燃烧循环模型转化为所述校正喷射参数模型,借助于优化方法来确定所述校正-喷射参数(),其中,所述燃烧循环模型对应于组合地物理的/基于数据的模型,所述模型用于描述在所述内燃机(1)的气缸(2)中的物理过程,
其中,利用能够分别单独适配的权重来执行所述优化方法,所述优化方法用于优化一种或者多种污染物排放或者燃料消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此选择用于优化的、所述优化方法的边界条件,使得燃烧的、所生成的发动机力矩或者平均指示压力()保持恒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借助于经离线学习的、预先给定的、基于数据的、非参数的模型预先给定所述校正喷射参数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离线学习的、预先给定的、基于数据的、非参数的模型是高斯-过程-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所述校正喷射参数模型,相关的输入量包括以下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 在所述内燃机(1)的进气歧管中的气体压力()、气体温度()和氧气浓度(),
- 在所述内燃机(1)的排气歧管中的气体压力()、气体温度()和氧气浓度(),
- 燃料压力(),
- 发动机转速(n),
- 工作循环的额定转矩()或者额定-平均指示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在所述内燃机(1)的气缸(2)中的燃烧的、一个或者多个实际的燃烧特征和在所述内燃机(1)的所述气缸(2)中的燃烧的、一个或者多个模型化的燃烧特征之间的区别,校正所述校正喷射参数模型的输入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用于所述校正喷射参数模型的所述输入量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基于根据燃烧循环模型的、所述适配的喷射参数(),求得所述一个或者所述多个模型化的燃料特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借助于基于数据的、非参数的模型来预先给定所述燃烧循环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数据的、非参数的模型是高斯-过程-模型。
10.装置,所述装置用于通过预先给定喷射轮廓而在发动机系统中运行内燃机(1),所述喷射轮廓由适配的喷射参数()定义,其中,构造所述装置以用于:
- 参照预先给定的稳态-喷射轮廓特性场来求得稳态的喷射参数(),
- 参照预先给定的校正喷射参数模型来求得校正-喷射参数(),所述校正喷射参数模型根据所述内燃机(1)的空气供应系统和/或废气排出系统(3、4)的一个或者多个状态量来提供校正-喷射参数();并且
- 以所述校正-喷射参数()来加载所述稳态的喷射参数(),以便获得所述适配的喷射参数(),
其中,通过将预先给定的燃烧循环模型转化为所述校正喷射参数模型,借助于优化方法来确定所述校正-喷射参数(),其中,所述燃烧循环模型对应于组合地物理的/基于数据的模型,所述模型用于描述在所述内燃机(1)的气缸(2)中的物理过程,
其中,利用能够分别单独适配的权重来执行所述优化方法,所述优化方法用于优化一种或者多种污染物排放或者燃料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19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