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有机高分子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21632.8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1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敏宏;竹谷纯一;池田大次;岩谷真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株式会社大赛璐 |
主分类号: | C08G61/12 | 分类号: | C08G61/12;H01L29/786;H01L51/05;H01L51/30;H01L5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沈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高分子 卤素原子 苯环 烷基 芳香族烃环 芳香族杂环 有机半导体 非直线状 偶联反应 氢原子 锂原子 式中 缩合 制造 | ||
提供一种对于形成有机半导体有用的新型有机高分子及其用途。将下述式(Ia)所示化合物供于偶联反应,得到有机高分子。(式中,环A及环B表示芳香族烃环或芳香族杂环,n表示0或1~6的整数、R1~R2+n表示取代基(烷基等),a1~a(2+n)表示0~2的整数,环C表示根据n的数与相邻的苯环依次非直线状地邻位缩合而成的苯环,X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锂原子或‑MgX1,X1表示卤素原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用于电场效应型晶体管、光电转换元件等半导体元件等、且对于形成有机半导体有用的新型有机高分子(半导体高分子)及其制造方法、含有上述高分子的有机半导体以及半导体设备(或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半导体特性的有机化合物,已知金属酞菁、戊省、丁省等多并苯化合物。但这些化合物对有机溶剂的溶解性低,因此难以通过涂布、印刷等形成被膜,必须通过蒸镀工艺来形成薄膜。而且,在上述化合物的蒸镀膜中,相对于分子的长轴方向,上述化合物的HOMO轨道的相位周期性地变化。因此,在厚度方向相邻的分子间,如果在分子的长轴方向HOMO轨道的同相位发生偏差,分子间的电子导电性大幅降低,无法实现高电子导电度。因此,要实现高载体迁移率,必须精密地控制产生HOMO轨道的有效重叠的形态。
特开2013-197193号公报(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有机半导体薄膜,其包含具有以硫属交联部分为转折点使苯环连接于两翼的W型结构的下述式(A)所示化合物(二萘并噻吩等)。
(式中,X表示氧、硫或硒)
该化合物与戊省等多并苯不同,其在分子长轴方向具有由同相位的HOMO轨道连接而成的缩合环结构,因此在厚度方向相邻的分子间即使在长轴方向发生偏差,分子间电子迁移率也不易降低。但上述化合物对有机溶剂的溶解性低,必须通过蒸镀来形成薄膜。因此,无法经济地制造半导体设备。
WO2013/125599(专利文献2)记载了下述式所示硫属化合物。
[式中,X为氧、硫或硒;n为0或1,R1~R3各自独立地为氢、氟、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等;但全部R1~R3不同时为氢,另外,X为硫,且全部R1不同时为丁基。]
特开2015-195361号公报(专利文献3)记载了一种非发光性有机半导体设备用涂布液,其包含具有下述式所示噻吩并二苯并噻吩骨架的化合物、沸点100℃以上的溶剂。
(式中,R11以及R1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烯基、炔基或烷氧基,任选具有取代基,芳香族部分任选被卤素原子取代)
WO2010/024388(专利文献4)记载了下述式(1)、(5)或(6)所示有机化合物。
(式中,R1、R3、R5、R7中的至少一组相邻2个基团彼此键合,形成碳原子数6~60的芳香族烃环或芳香族杂环,R2、R4、R6、R8中的至少一组相邻2个基团彼此键合,形成碳原子数6~60的芳香族烃环、或芳香族杂环,未形成上述芳香族烃环或芳香族杂环的R1~R8各自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30的烷基等,X表示O、S或N-Z、R51~R54、R61~R64、Z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株式会社大赛璐,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株式会社大赛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16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