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烃树脂及热熔粘接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8593.6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9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龟山凉嗣;桥本贞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8/04 | 分类号: | C08F8/04;C08F236/04;C09J11/06;C09J11/08;C09J153/02;C09J2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邵秋雨;赵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树脂 热熔粘接剂 组合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形成低气味、热稳定性优异且粘合性能高的热熔粘接剂组合物的改性烃树脂。本发明通过提供如下改性烃树脂,从而解决了上述课题,上述改性烃树脂的特征在于,其是对烃树脂进行加氢而得到的,上述烃树脂包含20质量%~70质量%的1,3‑戊二烯单体单元、10质量%~35质量%的碳原子数为4~6的脂环式单烯烃单体单元、5质量%~30质量%的碳原子数为4~8的非环式单烯烃单体单元、0质量%~1质量%的脂环式二烯烃单体单元以及0质量%~40质量%的芳香族单烯烃单体单元,烯烃的加氢率为30%~80%的范围内,在包含芳香性的单体单元的情况下,芳香环的加氢率为5%~20%的范围内,重均分子量(Mw)为1000~4000的范围内,Z均分子量(Mz)为2500~10000的范围内,Z均分子量与重均分子量的比(Mz/Mw)为1.5~2.5的范围内,50质量%甲苯溶液的加纳色号为2以下,加氢前后的混合苯胺点(MMAP)的差为5℃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形成低气味、热稳定性优异且粘合性能高的热熔粘接剂组合物的改性烃树脂。
背景技术
热熔粘接剂由于在短时间会固化,因此能够高效地粘接各种产品,并且不需要溶剂,是对人体安全性高的粘接剂,因此可用于各种领域。在制造例如食品、服装、电子设备、化妆品等的纸、纸箱、膜的包装用的封口用粘接剂、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品等卫生用品时,作为用于使得用于构成它们的构件粘接的粘接剂,并且,作为构成粘合胶带、标签的粘合层的粘合剂,通常使用热熔粘接剂。
热熔粘接剂通常在基础聚合物中配合增粘树脂等来制造。近年来,从改善热熔粘接剂的色调、气味的观点出发,有人尝试对烃树脂进行加氢而作为增粘树脂。
在例如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通过对烃树脂进行加氢从而改善色调的技术。
此外,在这样的烃树脂氢化物中,烃树脂中原本包含的不饱和键被加氢反应(加氢)而饱和化,由此,热劣化等造成的色调的变化少,进而气味也得到了改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9714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9875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2所述的改性烃树脂如上所述色调等的改善已得到确认,但与基础聚合物的相容性差,存在得不到充分的粘接力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形成低气味、热稳定性优异且粘合性能高的热熔粘接剂组合物的改性烃树脂。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者等对可形成低气味、热稳定性优异且粘合性能高的热熔粘接剂组合物的改性烃树脂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虽然对烃树脂加氢可以有助于改善气味及色调,但如果加氢率过高,与基础聚合物的相容性下降,以至完成了本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改性烃树脂,其特征在于,是对烃树脂进行加氢而得到的,上述烃树脂包含20质量%~70质量%的1,3-戊二烯单体单元、10质量%~35质量%的碳原子数为4~6的脂环式单烯烃单体单元、5质量%~30质量%的碳原子数为4~8的非环式单烯烃单体单元、0质量%~1质量%的脂环式二烯烃单体单元以及0质量%~40质量%的芳香族单烯烃单体单元,烯烃的加氢率为30%~80%的范围内,包含芳香性的单体单元的情况下,芳香环的加氢率为5%~20%的范围内,重均分子量(Mw)为1000~4000的范围内,Z均分子量(Mz)为2500~10000的范围内,Z均分子量与重均分子量的比(Mz/Mw)为1.5~2.5的范围内,50质量%甲苯溶液的加纳色号为2以下,加氢前后的混合苯胺点(MMAP)的差为5℃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8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