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碳酸亚烷酯树脂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形成的模塑制品以及使用其的模塑制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9227.4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3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金成庚;金铉玟;赵贤朱;朴胜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LG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77/00;C08J3/11;C08G64/32;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严彩霞;韩飞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 亚烷酯 树脂 组合 制备 方法 形成 制品 以及 使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机械性质、耐热性和加工性的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组合物,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所述组合物形成的模塑制品,以及所述模塑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组合物以95:5至75:25的重量比包含具有100,000‑5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的聚碳酸亚烷基酯和具有180℃‑194℃的熔点的聚酰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6年05月3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067449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机械性质和加工性的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组合物,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由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模塑制品,以及通过使用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组合物来制备模塑制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建立了现代社会,同时消耗了大量的化石燃料,另一方面,这促进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增加,并且这种增加由于环境破坏,如森林砍伐等而加剧。全球变暖是由大气中如二氧化碳、氟利昂和甲烷的温室气体的增加而引起的,因此,降低显著促进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的大气浓度非常重要,并且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各种针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法规或固定的研究。
其中,期待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的共聚反应来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并且在使用二氧化碳作为碳源以及二氧化碳的化学固定方面已积极地进行了研究。特别地,通过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的聚合而形成的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树脂而在近期受到关注。
然而,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具有约38℃至约40℃的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且在约200℃下易于降解而展现出差的耐热性。此外,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的机械性质,如拉伸强度,伸长率等方面差,并且其薄膜产品容易破裂。鉴于此,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在各种领域中的使用受到限制。
因此,为了弥补这些性质,进行了将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与许多不同的材料混合的技术。然而,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与聚烯烃,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具有低的相容性,因此,存在不能适当地进行它们的共混的问题。
因此,为了将作为环境友好材料的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应用于各种领域,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增强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的机械性质并改善其相容性和加工性的组合物。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改善的机械性质、耐热性和加工性的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模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组合物,其以95:5至75:25的重量比包含具有100,000g/mol至5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的聚碳酸亚烷基酯和具有180℃至194℃的熔点的聚酰胺。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聚合包括氧化烯烃(alkylene oxide)和二氧化碳的单体来制备具有100,000g/mol至5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的聚碳酸亚烷基酯;以及以95:5至75:25的重量比将制备的聚碳酸亚烷基酯与具有180℃至194℃的熔点的聚酰胺干式共混,其中,所述聚酰胺为具有1mm至5mm的直径的粒料。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模塑制品,以及一种制备所述模塑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模塑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化学株式会社,未经LG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92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