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再生心脏瓣膜及其制备装置和心脏瓣膜假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8570.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8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虞奇峰;温贤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纽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18;A61L27/24;A61L27/22;A61L27/20;A61L27/50;A61L27/54;A61L27/56;A61L27/58;D04H1/728;D04H1/76;D01D5/00;A61F2/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321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脏瓣膜 再生 膜状结构 制备装置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心脏瓣膜假体 本实用新型 多层结构 纤维 管状结构 化学交联 机械瓣膜 免疫原性 趋化因子 生长因子 生物瓣膜 有效解决 结合力 增强层 瓣膜 钙化 抗凝 压合 支架 植入 制备 叠加 堆积 复合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再生心脏瓣膜及其制备装置和心脏瓣膜假体,可再生心脏瓣膜为由纤维制得的膜状结构,纤维由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得。可再生心脏瓣膜还包括复合于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可再生心脏瓣膜为由所述膜状结构形成的管状结构;膜状结构为多层结构,且多层结构之间通过堆积叠加在一起或通过化学交联或物理压合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层间结合力。本实用新型的可再生心脏瓣膜与支架配合并植入人体后可实现心脏瓣膜的再生,有效解决机械瓣膜需长期抗凝的问题及生物瓣膜存在的免疫原性及易钙化的问题,瓣膜制备装置简单,制备方法易实施、成本低、效益可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植入的心脏瓣膜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可再生心脏瓣膜及其制备装置和心脏瓣膜假体。
背景技术
心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为人体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分为左右两部分,每一部分包含一个心室和心房,心室和心室之间及心房和心房之间通过室间隔和房间隔分割开,在房、室、动脉之间具有防止血液返流的瓣膜。其中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瓣膜为二尖瓣,位于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瓣膜为三尖瓣,位于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为主动脉瓣,而位于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为肺动脉瓣。
心脏瓣膜疾病直接影响到人类健康和生命,目前瓣膜置换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的主要为机械瓣和生物瓣。理想的人工心脏瓣膜应该具有相当的使用寿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或极少产生血栓。而机械瓣存在置换后患者需长期抗凝的问题,而生物瓣则存在易钙化,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随着组织工程概念的提出,人们开始致力于开发组织工程人工心脏瓣膜,即在组织工程支架上接种子细胞,在体外培养进到组织工程化瓣膜,再植入体内,但目前组织工程心脏瓣膜还没有成熟到可供临床使用,且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含有活细胞,批量生产、保存、运输等均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致力于提供一种可再生心脏瓣膜及其制备装置和心脏瓣膜假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再生心脏瓣膜及其制备装置和心脏瓣膜假体,可再生心脏瓣膜植入人体后可实现心脏瓣膜的再生,有效解决机械瓣膜需长期抗凝的问题及生物瓣膜存在的免疫原性及易钙化的问题,其制备装置简单,制备方法易实施,成本低,效益可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再生心脏瓣膜,所述可再生心脏瓣膜为由纤维制得的膜状结构,所述纤维由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得。
优选地,所述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选自PLA(聚乳酸)、PGA(聚乙醇酸)、 PCL(聚己内酯)、PHB(聚-β-羟丁酸)、胶原、丝素蛋白、壳聚糖、细菌纤维素;和/或;所述可再生心脏瓣膜还包括生长因子和/或趋化因子,所述生长因子和/或趋化因子与所述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复合;和/或;所述可再生心脏瓣膜为由所述膜状结构形成的管状结构;和/或;所述膜状结构为多层结构,且多层结构之间通过堆积叠加在一起或通过化学交联或物理压合等方式增强层间结合力。
优选地,所述膜状结构的厚度为100μm-1000μm;和/或;所述纤维的直径10nm-5μm;和/或;所述膜状结构的孔隙率为70%-95%,孔径为50nm-200 μm。
优选地,所述膜状结构的厚度为200μm-500μm;和/或;所述纤维的直径为100nm-2μm;和/或;所述膜状结构的孔隙率为90%以上,孔径为5μm -100μm。
优选地,所述膜状结构为多层结构,且各层结构中的组成材料不同且纤维取向也不同。
优选地,所述膜状结构为三层结构,其中,第一层的纤维取向与第三层的纤维取向垂直,第二层的纤维取向为无规则取向,所述第二层位于所述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纽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纽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8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拟生理过程的膀胱脱细胞基质的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伤口引流计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