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后排气管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6244.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5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田占勇;臧超;钱振杰;张居锋;荆常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16K1/22;F16K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管 后排气管 集成式 本实用新型 蝶阀 漏气 阀壳 阀芯 发动机 密封圈 发动机技术领域 安装方便 操作手柄 排气制动 气体密封 一体成型 地连接 可拆卸 阀杆 连通 密封 一体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后排气管,包括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的所述一端一体成型有蝶阀的阀壳外形,所述蝶阀的阀芯和阀杆均设置在所述阀壳内。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后排气管,将蝶阀与后排气管结构进行集成布置,结构简单,省去了安装的工序,并且,该一体化的结构不会发生漏气的风险,能够完全实现气体密封。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集成式后排气管的发动机,在进行排气制动时,操作手柄使阀芯关闭后,不会因密封不严而产生漏气,并且安装方便,也节省了部分密封圈的安装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后排气管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在利用发动机排气制动时,需要关闭蝶阀以提高排气背压,实现发动机的制动性能。但是现有的单个蝶阀需要与后排气管配合使用,即在两段后排气管之间安装蝶阀,并用螺栓固定连接蝶阀和两段后排气管,如图1所示,为现有后排气管与蝶阀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其第一排气管1’与阀壳2’单独设计,在阀壳2’和第一排气管1’之间安装密封圈,起到密封的作用。
现有技术的该设置需要两个铸模完成铸造加工,且装配工序较为复杂,需要两道安装工序,并容易因密封面密封不严而产生漏气。
所以,有必要提出一种集成式后排气管,以解决现有的后排气管密封性不良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后排气管,能够提高后排气管的密封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式后排气管,包括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的所述一端一体成型有蝶阀的阀壳外形,所述蝶阀的阀芯和阀杆均设置在所述阀壳内。
作为优选,所述阀壳包括与所述第一排气管一体成型的阀芯部壳体,所述阀芯部壳体的内径与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内径相同。该设置使得阀芯部壳体与第一排气管的内径保持均匀,使气体可以匀速流过两个管道。
作为优选,所述阀壳还包括与所述阀芯部壳体一体成型的阀杆部壳体,所述阀杆部壳体突出于所述阀芯部壳体的外周面且与所述阀芯部壳体相连通。阀杆部壳体与阀芯部壳体相连且一体成型,且蝶阀的阀杆一般位于阀芯的上端,故在阀芯部壳体的外周面同时铸造出阀杆部壳体,用以容纳阀杆。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排气管与所述蝶阀的阀壳铸造成型。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尺寸、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的毛坯或零件的方法,第一排气管与蝶阀的阀壳一体化铸造,能够降低开模的成本,节省了机加工和装配的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阀芯部壳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阀杆设置于所述阀杆部壳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排气管和所述第二排气管之间通过卡箍连接。传统的以法兰连接作为管道连接的主要方式,需要有相应技能的工人,较为费时,操作难度大。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之间通过卡箍连接,简单方便,不会影响管道原有的性能,且能够起到连接密封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排气管和所述第二排气管之间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之间的静密封,其能够承受排气管内的气体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阀芯和所述阀杆之间螺纹连接。阀芯和阀杆通过螺纹固定,则旋转阀杆可以带动阀芯旋转,使阀门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上述的集成式后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中集成式后排气管及发动机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62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进气筒式平台SCR混合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冷却系统用散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