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充电装置及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91037.6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6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厂;孔强;张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0;H01R4/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端 导向单元 导向座 机器人 自动充电装置 待充电装置 电极压板 取电电极 输电单元 电极 电极座 机械旋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 侧面接触 充电过程 弹簧压力 导向滚轮 紧密贴合 水平推力 水平运动 压合结构 动力源 移动 偏摆 竖直 压合 校正 装配 输电 轨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充电装置及机器人,包括移动电极端与固定电极端,所述移动电极端包括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与电极压板之间设置有取电电极,所述电极压板连接至待充电装置;固定电极端包括导向单元、电极座及至少一个输电单元,输电单元与电极座装配在导向单元上,所述导向单元适用于实现在充电过程中其导向滚轮与导向座侧面接触并校正待充电装置在左右方向上的偏摆波动。本实用新型输电电极与取电电极的压合动作,利用了轨道机器人的水平运动及机械旋转机构,将机器人的水平推力转变为竖直方向的弹簧压力,避免了额外的动力源,即保证了压合结构可靠性,又具备电极紧密贴合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备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充电装置及机器人。
背景技术
电缆隧道及与电缆相关的管廊成为现代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隧道及管廊中应用了移动电源供电轨道式机器人,用于对内部设施进行巡视检测。为保证轨道机器人的足够的续航能力,满足长距离、不间断地巡视检测,需要沿轨道布置一定数量的自动充电装置。隧道及管廊的内部环境复杂、空间相对狭小,要求装置的结构简单可靠,因此充电装置既要满足轨道机器人的行走特点,满足自动充电要求,还要避免结构复杂、体积臃肿的设计。因此,设计一种结构可靠、性能安全、体积适合的自动充电装置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201520305110.9名称为“一种电力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自动充电装置”,旨在解决电刷组与充电槽之间的弹性施力,以保证两者之间良好的接触,为完成此种功能,设有专用电机驱动机构、两部分伸缩机构。此种设计存在的缺点:增加了充电装置复杂性,同时在尺寸方面也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对于充电装置所存在的结构及精确性的问题,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结构简小、体积适中,本装置可将代充电装置的水平推力转换为充电装置的竖直压力,同时导向单元可自动修正前进轨迹、输电单元可独立转动,保证了自动充电装置移动充电端与固定充电端的准确定位及可靠接合。
一种自动充电装置,包括移动电极端与固定电极端,包括移动电极端与固定电极端,所述移动电极端包括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与电极压板之间设置有取电电极,所述电极压板连接至待充电装置;
所述固定电极端包括导向单元、电极座及至少一个输电单元,输电单元与电极座装配在导向单元上,所述导向单元适用于实现在充电过程中其导向滚轮与导向座侧面接触并校正待充电装置在左右方向上的偏摆波动。
其中,所述移动电极端用于实现在随待充电装置的行进中与固定电极端相配合将待充电装置的水平推力转变为固定电极端输电电极的竖直方向的压力,所述输电电极的竖直方向的压力使得输电电极与移动电极端的取电电极逐渐接触并最终全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座设置有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用于实现在移动电极端靠近固定电极端时与输电电极接触,为取电电极与输电电极的贴合提供缓冲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为设置在导向座两端的竖直方向上的坡度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导向座两端的水平方向的喇叭口。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导向座两侧面的竖直面,作为导向壁,在移动电极端靠近并将与固定电极端接合时,实现所述固定电极端导向滚轮与导向壁接触并滚动,保证取电电极与输电电极在水平方向上的准确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压板内部设置有用于取电电极定位的凹槽,外形为T形,用于压紧取电电极及连接带充电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取电电极上表面设为滑动平面,用于与输电电极的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固定架及导向滚轮,所述固定架设有导向滚轮、输电单元装配位置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1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轮自平衡引导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