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零件中渐开线奇数齿内花键大尺寸棒间距的量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2301.0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0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坤河;刘琴;李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6 | 分类号: | G01B5/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徐永谦 |
地址: | 40007***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规体 渐开线 内花键 奇数齿 大端 测量零件 支撑圆柱 前端面 量棒 量具 本实用新型 分体结构 相邻齿槽 圆柱通孔 纵向垂直 地连接 线对称 通孔 凸起 小端 字型 机床 测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测量零件中渐开线奇数齿内花键大尺寸棒间距的量具,能够比较容易地在机床上对零件中的渐开线奇数齿内花键大尺寸棒间距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完成测量,其为分体结构,还包括其长度与零件中的圆柱通孔的孔径相对应的支撑圆柱;量棒共有三根;量规体包括量规体本体和与该量规体本体上下纵向垂直且与量规体本体的轴心线对称的大端、包含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小端,大端远离量规体本体两侧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与一根量棒的直径与两相邻齿槽的距离之和相对应,小端的前端面与大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棒间距的最小值对应,其后端面与大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棒间距的最大值对应,支撑圆柱的中间部位通过凸起上的通孔与量规体本体成“十”字型地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中渐开线齿内花键棒间距的量具,具体涉及一种测量零件中渐开线奇数齿内花键大尺寸棒间距的量具。
背景技术
在许多风电齿轮变速箱中大量采用了包含有渐开线奇数齿内花键的零件5。参见图1和图2,该零件5的整体为包括直径为D3的圆柱通孔5-3的圆筒体,在圆柱通孔5-3的中间部分设有包含花键大径D1、花键中径D和花键小径D2的渐开线奇数齿内花键5-2。由图1和图2可见,该零件5中,圆柱通孔5-3的孔径D3大于渐开线内花键5-2的花键大径D1。本领域技术人员都知道,该零件5中的渐开线内花键5-2的内花键分度圆处的齿厚的检验可以通过测量棒间距M来实现。在该零件5中,棒间距 M的值较大,大于300mm。传统的测量零件中渐开线奇数齿内花键大尺寸棒间距的量具通常需要两套,两套量具的结构相同,如图3所示,均为整体式结构,包括量规体1和分别固定连接于量规体1的两端并向同一方向垂直伸出的两根量棒3;两套量具不同的是两根量棒3内侧之间的内侧距离L,一套是两根量棒3内侧之间的内侧距离L为棒间距M的最大值,一套是两根量棒3内侧之间的内侧距离L为棒间距M的最小值。由于在该零件5中的棒间距M较大,大于300mm,故该传统的量具的整体尺寸必须设计得较大,加上该传统的量具为整体结构,因而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整体体积较大、比较笨重,在机床上对零件5中的渐开线奇数齿内花键大尺寸棒间距M的测量比较困难;
2、测量零件5中的渐开线奇数齿内花键大尺寸棒间距M的最大值需要一套量具,测量零件5中的零件5中的渐开线奇数齿内花键大尺寸棒间距M的最大值则需要另一套量具,测量程序较多,比较费时费力;
3、测量过程中,量具两端的量棒3不容易同时插入渐开线内花键的齿槽内,测量时比较费时费力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测量零件中渐开线奇数齿内花键大尺寸棒间距的量具,能够比较容易地在机床上对零件中的渐开线奇数齿内花键大尺寸棒间距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完成测量,且只需要一套量具,测量程序较少,比较省时省力,量棒比较容易地同时插入渐开线内花键的齿槽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测量零件中渐开线奇数齿内花键大尺寸棒间距的量具,包括量规体和量棒,其特征在于:
该量具为分体结构,还包括其长度与零件中的圆柱通孔的孔径相对应的支撑圆柱;所述量棒共有三根;所述量规体包括量规体本体和与该量规体本体上下纵向垂直且与量规体本体的轴心线对称的大端、包含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小端,以及由量规体本体的中部向前水平延伸的凸起,所述大端远离量规体本体两侧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与一根量棒的直径与两相邻齿槽的距离之和相对应,所述小端的前端面与大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棒间距的最小值对应,其后端面与大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棒间距的最大值对应,即,上述距离和距离分别满足以下公式;
1)距离M2=(棒间距M的最小值 +直径d)×cos(90°/Z)-直径d;
2)距离M1=(棒间距M的最大值 +直径d)×cos(90°/Z)-直径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2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错位叠放式缝隙宽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油水界面深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