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回收利用资源的脱硫脱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80481.0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8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李进;林敏;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蓝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室 进气管 可回收 脱硫脱硝装置 粘接 储气罐 电子束发生器 外螺纹套 导气管 固定座 洒水头 烟气 焊接 氨气 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 挡板 产物收集 上端固定 套筒螺旋 下端内壁 镶嵌安装 凹槽座 储水箱 进水管 可调整 中空座 加湿 排出 套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利用资源的脱硫脱硝装置,包括进气管,进气管镶嵌安装在固定座上,进气管上端固定安装有洒水头,洒水头上方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固定座下端内壁粘接有储水箱,进气管右侧焊接有反应室,反应室粘接有挡板,反应室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螺旋连接有外螺纹套,外螺纹套固定安装有电子束发生器,反应室右侧焊接有储气罐,储气罐左侧连接有导气管,反应室下方粘接有收集部,收集部包括中空座、凹槽座和板式换热器。该可回收利用资源的脱硫脱硝装置,可回收利用降温加湿后的水,利用可调整工作高度的电子束发生器,使烟气与导气管排出的氨气进行反应,来除去烟气中硫和硝,同时将产物收集用于农业和工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脱硫脱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回收利用资源的脱硫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业的一项锅炉烟气净化技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故应用此项技术对环境空气净化益处颇多。目前已知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有PAFP、ACFP、软锰矿法、电子束氨法、脉冲电晕法、石膏湿法、催化氧化法、微生物降解法等技术。为了控制SO2污染,防治酸雨危害,加快我国烟气脱硫技术和产业发展已刻不容缓。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多种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同时,相关的脱硫脱硝设备也不断随着发展,目前的可回收利用资源的脱硫脱硝装置还存在不足,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值得关注。
现很需要一种可回收利用资源的脱硫脱硝装置,可以用于烟气的脱硫脱硝,能够回收利用水和烟气反应后生成的硝酸铵,通过电子束发生器的竖直位置的改变,可改变电子束的辐射区域,更好地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利用资源的脱硫脱硝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回收利用资源的脱硫脱硝装置,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中部镶嵌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进气管上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座上端的洒水头,所述洒水头上方固定连接且接通有进水管,所述固定座下端内壁粘接有与进气管接通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中部螺旋配合有旋盖,所述进气管右侧焊接有反应室,所述反应室左下端粘接有挡板,所述反应室上方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侧螺旋连接有外螺纹套,所述外螺纹套中部固定安装有与反应室间隙配合的电子束发生器,所述反应室右侧焊接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左侧固定连接有中部与反应室密封连接的导气管,所述反应室下方粘接且接通有收集部,所述收集部包括中空座、凹槽座和板式换热器,所述中空座加工设置有五个与反应室接通的通孔,所述中空座内侧滑动连接且间隙配合有凹槽座,所述凹槽座与下方的镶嵌在中空座上的板式换热器表面光滑接触。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包括上端的弹性顶盖。
优选的,所述电子束发生器上方粘接有圆柱块。
优选的,所述储气罐包括安全阀、储气罐主体和安装板,所述安全阀为储气罐主体上端的一部分,所述储气罐主体下方焊接有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板式换热器为可用作冷凝器的可拆卸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可回收利用资源的脱硫脱硝装置,通过设置有洒水头和储水箱,洒水头将水喷洒在进气管中,对烟气进行降温加湿,储水箱进行水的回收,通过设置有电子束发生器,手动旋转外螺纹套,可改变外螺纹套在套筒上的位置,通过设置有收集部,氨气与经过电子束照射的烟气进行反应,产物会到达凹槽座中,板式换热器对凹槽座进行降温,使产物更加稳定有助于存放;该可回收利用资源的脱硫脱硝装置,可回收利用降温加湿后的水,利用可调整工作高度的电子束发生器,使烟气与导气管排出的氨气进行反应,来除去烟气中硫和硝,同时将产物收集用于农业和工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收集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蓝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蓝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04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