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窗导轨的接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9174.5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6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朱腾旭;辛红辉;陈勇;陈显杰;王健;张振科;谢海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70 | 分类号: | B60J10/70;B60J1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门 接角结构 前门 避空 顶条 竖条 车窗导轨 车窗密封 密封条 侧条 敞开式结构 安装效率 一端开口 包边条 窗导轨 后车窗 漏水 斜条 密封 | ||
一种车窗导轨的接角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前门车窗密封接角结构和后门车窗密封接角结构,前门车窗密封接角结构包括前门顶条、前门A柱竖条和前门B柱竖条,前门顶条与前门B柱竖条之间具有避空部位;后车窗密封接角结构包括后门顶条、后门B柱包边条、后门B柱侧条、后门竖条和后门C柱斜条,后门顶条与后门竖条之间具有避空部位,后门顶条与后门侧条之间具有避空部位,该避空部位是接触面之间由于相互分离而形成的一端接触,一端开口的敞开式结构,通过避空部位的设置,提高窗导轨密封条的安装效率,降低车窗导轨密封条导安装后出现漏水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车身窗导轨接角结构密封条,具体地说就是一种车窗导轨的接角结构。
背景技术
密封性是汽车整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汽车密封条产品正是决议这一指标优劣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它被普遍应用于汽车前后风挡、车门、车窗、发起机舱、后备箱等车身部位,填补车身部件之间的间隙,具有减震、防水、防尘、隔音、装饰等功用,对司乘人员及整车起到维护作用。
汽车密封条产品的分类有多种方式,通常依照装置部位(部件)的称号、资料品种、复合资料数量、工作特性等要素来停止分类。其中依照装置部位(部件) 的称号分类是最常用的方式,它包括发起机舱密封条、前后风窗密封条、车门框密封条、车门密封条、车门玻璃导槽密封条、车门下部防尘条、车门窗台内外密封条、侧窗密封条、天窗密封条、车顶盖密封条、后备箱(行李箱)密封条等。
传统的车窗导轨密封条的安装效率较低,给工人安装车窗导轨时带来工作难度,影响工作效率,车窗导轨密封条导安装后出现漏水情况,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窗导轨的接角结构,所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窗导轨的接角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前门车窗密封接角结构和后门车窗密封接角结构,前门车窗密封接角结构包括前门顶条、前门A柱竖条和前门B柱竖条,前门顶条与前门B柱竖条之间具有避空部位;后车窗密封接角结构包括后门顶条、后门B柱包边条、后门B柱侧条、后门竖条和后门C柱斜条,后门顶条与后门竖条之间具有避空部位,后门顶条与后门侧条之间具有避空部位,该避空部位是接触面之间由于相互分离而形成的一端接触,一端开口的敞开式结构,雨水能顺着这个开口流出,由于避空部的设置,更便于其他部件在密封接角结构上安装。
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同时还需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后门B柱侧条和后门C柱竖条均设有防水筋,防水筋分别与B柱和C 柱垂直,所述防水筋位于避空部位的下方,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防水筋的截面呈圆弧形。
所述前门车窗密封接角结构形成一条完整的密封条,优选的,采用一整条密封条可以增强密封条的密封效果。
所述前门车窗密封接角结构和后门车窗密封接角结构的截面是一样的,便于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窗导轨密封条的安装效率,降低车窗导轨密封条导安装后出现漏水情况,窗导轨密封条接角处增加一种新型的防水筋技术,起到防水、美观的作用。目前市场上窗导轨密封条接角处无防水筋结构,通过增加防水筋结构,保证整车雨淋实验合格,降低客户抱怨,从而达到降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前门车窗密封接角结构的整体图。
图2是后门车窗密封接角结构的整体图。
图3是接角结构的A-A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前门A柱竖条7,前门顶条6,前门B柱竖条5,避空部位 4,后门竖条3,后门顶条2,后门C柱斜条1,第一接触面8,第二接触面9,安装部位10,防水筋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9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