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轮汽车前悬架摇臂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8165.4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3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贺韬;刘磊;许峰;倪华田;王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赵玉峰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系统 前摇臂 摇臂 本实用新型 三轮汽车 后摇臂 前悬架 容纳腔 外弯 组件连接部 安装空间 独立设置 横向弯曲 拉杆穿孔 转向拉杆 前部 前悬 销孔 连通 容纳 伸出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轮汽车前悬架摇臂,所述摇臂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后摇臂和前摇臂,所述前摇臂中部设有横向弯曲设置外弯部,所述前摇臂设有容纳转向系统转向拉杆活动的容纳腔,所述外弯部的后侧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拉杆穿孔,所述前摇臂的前端横向伸出并设有前悬组件连接部;所述后摇臂前部设有销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节约安装空间,与转向系统完全独立设置,满足转向系统转向要求,避免转向系统的早期失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悬系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三轮汽车前悬架摇臂。
背景技术
当前,所有三轮汽车均使用前叉式前悬机构,转向系统与前悬两者集成到一块,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转向力大和负载重的问题,容易引起转向系统失效现象,并且两者布置于驾驶室中部前端,安装空间较大,从而占用较多的驾驶室空间,造成驾驶室内部空间小,降低了驾乘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节约安装空间,与转向系统完全独立设置,满足转向系统转向要求,避免转向系统早期失效的三轮汽车前悬架摇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三轮汽车前悬架摇臂,摇臂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后摇臂和前摇臂,所述前摇臂中部设有横向弯曲设置的外弯部,所述前摇臂设有容纳腔,所述外弯部的后侧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拉杆穿孔,所述前摇臂的前端横向伸出并设有前悬组件连接部;所述后摇臂前部设有销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摇臂包括至少两列横向排列的摆臂,各所述摆臂的前端和所述前摇臂固定连接,各所述摆臂的前部分别设有所述销孔;各所述销孔的中心线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摇臂呈C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摇臂的后部底侧设有圆弧状的通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摇臂的后部底侧位于所述通槽的前方设有导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摇臂由金属板焊合而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摇臂和前摇臂一体式设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三轮汽车前悬架摇臂,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后摇臂和前摇臂,所述前摇臂中部设有横向弯曲设置的外弯部,所述前摇臂设有容纳腔,所述外弯部的后侧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拉杆穿孔,所述前摇臂的前端横向伸出并设有前悬组件连接部;所述后摇臂前部设有销孔。使用时通过后摇臂前部的销孔将本摇臂铰接在车架上前端下部,通过连接部连接安装有前轮的前悬组件,通过后摇臂与车架上减震系统配合,结构紧凑,设置在驾驶室底部车架上,节约安装空间,提高了驾乘舒适性,并且与转向系统完全独立设置,满足转向系统转向要求,避免转向系统早期失效。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摇臂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图中:1-车架;11-前轮;2-前悬组件;21-后摇臂;22-前摇臂;23-通槽;24-拉杆穿孔;25-销孔;26-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结构以及功能基本相同的组成部分,并且为了使说明书更加简明,省略了关于基本上相同的组成部分的冗余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81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力杆结构
- 下一篇:矿用铰接式自卸车车桥与悬架支座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