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和电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0593.6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1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胡海波;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26 | 分类号: | H02P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00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器 电源线路 启动控制电路 切除控制电路 车辆电动机 电机控制器 辅助元件 电动机 转子绕组电路 电动车辆 定子绕组电路 控制电源线路 启动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 电动机启动 整车控制器 供电电源 加速性能 接通信号 启动电流 启动性能 启动转矩 运行时 延时 串联 接通 切除 检测 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和电动车辆,其中,电动机包括定子绕组电路和转子绕组电路,且转子绕组电路串联启动辅助元件,车辆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线路接触器、电机控制器和切除控制电路,电源线路接触器分别与供电电源和电动机相连;电机控制器分别与车辆的整车控制器和电源线路接触器相连,电机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启动控制信号时控制电源线路接触器接通以启动电动机;切除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源线路接触器和启动辅助元件相连,切除控制电路用于响应于电源线路接触器的接通信号延时切除启动辅助元件。电动机启动时,启动电流得到限制并提高启动转矩,提升了启动性能,并在启动后不会影响运行时的加速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以及具有该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的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油价的不断上调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新能源汽车技术应运而生,为了追求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性能,目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大多选用三相异步电机进行驱动,普遍采用的提升加速方法为提高电机功率或蓄电池电压,但是,同时也增加了车辆本身的自重,布置空间也需要更多的要求,再同时需要关注车辆的用电经济性,这就使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在车辆发动机舱也要求整齐合理的布置的条件下,驱动电动机的启动性能也急需进一步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该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可以提升车辆在静止状态或低速状态下的启动和加速性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具有该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的电动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车辆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电动机包括定子绕组电路和转子绕组电路,且所述转子绕组电路串联启动辅助元件,所述启动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线路接触器,所述电源线路接触器分别与供电电源和所述电动机相连;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分别与车辆的整车控制器和所述电源线路接触器相连,所述电机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启动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电源线路接触器接通以启动所述电动机;和,切除控制电路,所述切除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线路接触器和所述启动辅助元件相连,所述切除控制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电源线路接触器的接通信号延时切除所述启动辅助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基于电动机的转子绕组电路串接启动辅助元件,电机控制器在检测到启动控制信号时控制电源线路接触器接通,在电动机启动时可以抑制启动电流提高启动转矩,从而,在不改变电动机固有功率和大小的情况下可以提升启动性能,并在启动后由切除控制电路切除启动辅助元件,可以使得电动机运行在自然特性上,不会影响启动后的加速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还包括: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机控制器在检测到所述启动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启动开关闭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线路接触器包括:电源线路开关,所述电源线路开关设置于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电动机的输入端之间;电源线路接触器线圈、第一常闭触点对和第一常开触点对,所述电源线路接触器线圈与所述启动开关串联连接,在所述启动开关闭合时,所述电源线路接触器线圈通电且所述电源线路开关闭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启动辅助元件包括多级启动电阻和频敏电阻器中的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启动辅助元件为三级启动电阻,且所述三级启动电阻串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除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时间继电器、第二时间继电器、第三时间继电器、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和第三接触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0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