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数字系统中延时调整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5610.6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2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04 | 分类号: | G06F1/04;H03K5/13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数字 系统 延时 调整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数字系统中延时调整电路。
背景技术
服务器系统中,在测试或仿真分析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数字时钟系统。这时就经常需要延时调整以获得低的偏移或有目的的偏移。时钟偏移项由两个传播路径延时之间的差构成。使两个时钟传播路径精确地相等,则能够降低时钟偏移。有些时候,我们正好需要一个小的正或负偏移。延时的时钟通常会改善其中一部分电路的定时裕量,但可能会使其他地方变差。只有当整个电路有好的定时模型时,才能采用有目的的时钟偏移。有时候我们感兴趣的是一个故意的、非零的偏移,因此,在计算时钟分配问题时,我们经常是在减少时钟到达时间的不确定性。
现有时钟调整常见的方式是固定延时(fixeddealy)。固定延时提供了预先确定的时钟延时量,装配完成后,不会改变。固定延时由三种基本的构件组成:传输线、逻辑门电路和无源集总电路。集总电路延时元件延时变化主要取决于其模拟器件的质量。
固定延时用来补偿电路中其他的标称延时,使时钟偏移的标称值达到希望值。因为其延时在设计时已被确定,因此它不能抵消板子制造或有源器件带来的延时变化。直到电路测试之前,这些都是未知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数字系统中延时调整电路,包括:载板,载板上设有信号输入端,跳线信号处理单元以及逻辑模块;
信号输入端与逻辑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跳线信号处理单元与逻辑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跳线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第一跳线模块和第二跳线模块;
第一跳线模块包括:第一跳线触点,第二跳线触点,第三跳线触点和第四跳线触点;
第二跳线模块包括:第五跳线触点,第六跳线触点,第七跳线触点和第八跳线触点;
第一跳线触点与跳线信号处理单元输入端连接;第二跳线触点与第五跳线触点连接;第三跳线触点和第四跳线触点通过跳线连接;
第六跳线触点与逻辑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七跳线触点和第八跳线触点通过跳线连接。
优选地,跳线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三跳线模块和第四跳线模块;
第三跳线模块包括:第十一跳线触点,第十二跳线触点,第十三跳线触点和第十四跳线触点;
第四跳线模块包括:第十五跳线触点,第十六跳线触点,第十七跳线触点和第十八跳线触点;
第十一跳线触点连接第六跳线触点;第十二跳线触点与第十五跳线触点连接;
第十三跳线触点和第十四跳线触点通过跳线连接;第十七跳线触点和第十八跳线触点通过跳线连接;第十六跳线触点与逻辑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第一跳线触点,第二跳线触点,第三跳线触点和第四跳线触点在载板上呈方形排列设置;
第五跳线触点,第六跳线触点,第七跳线触点和第八跳线触点在载板上呈方形排列设置。
优选地,第十一跳线触点,第十二跳线触点,第十三跳线触点和第十四跳线触点在载板上呈方形排列设置;
第十五跳线触点,第十六跳线触点,第十七跳线触点和第十八跳线触点在载板上呈方形排列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跳线帽;
跳线帽连接第一跳线触点和第二跳线触点,或连接第三跳线触点和第四跳线触点,或连接第一跳线触点和第三跳线触点,或连接第二跳线触点和第四跳线触点,或连接第五跳线触点和第六跳线触点,或连接第七跳线触点和第八跳线触点,或连接第六跳线触点和第八跳线触点。
优选地,第一跳线触点,第二跳线触点,第三跳线触点、第四跳线触点、第五跳线触点,第六跳线触点,第七跳线触点和第八跳线触点分别设有插针引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现数字系统中延时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
第十一跳线触点,第十二跳线触点,第十三跳线触点、第十四跳线触点、第十五跳线触点,第十六跳线触点,第十七跳线触点和第十八跳线触点分别设有插针引脚。
优选地,逻辑模块设有输出端插针引脚;
逻辑模块采用与门,或与非门。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5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