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式变形汽车合体玩具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0843.1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5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蔡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泽平 |
主分类号: | A63H3/04 | 分类号: | A63H3/04;A63H3/36;A63H17/2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杨家睦 |
地址: | 5158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机器人 后车架 上半体 下半体 合体 本实用新型 变形 连接凸起 前车架 玩具车 自动式 底盘 转动 汽车 变形过程 车体组成 变形的 底端 相配 玩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式变形汽车合体玩具车,包括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所述第一车体包括底盘、两个第一后车架和一个机器人下半体,两个第一后车架固定在底盘上,机器人下半体转动地设在两个后车架之间,所述机器人下半体的顶部设有连接凸起;所述第二车体包括两个第二前车架和一个机器人上半体,机器人上半体转动地设在两个第二前车架之间,所述机器人上半体的底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凸起相配的凹槽。本实用新型的变形汽车合体玩具由两个车体组成一个机器人,因此每个车体上的零件数量可以相应减少,从而使车体即结构更加牢固。同时车体的变形过程被简化,变形的过程更快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形玩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式变形汽车合体玩具车。
背景技术
玩具作为小孩智力开发的重要用具,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玩具的品质追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玩具在追求智力活动的同时,更应该增加趣味性,提高孩子的兴趣。
变形玩具车一般是由一个车变为一个机器人,一个玩具车上的零件比较多,并且由于各个零件之间为活动连接,因此车体的结构往往不够牢固,一旦车体被撞击容易造成零件脱离,零件丢失后玩具车即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构更加稳定的变形合体玩具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式变形汽车合体玩具车,包括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所述第一车体包括底盘、两个第一后车架和一个机器人下半体,两个第一后车架固定在底盘上,机器人下半体转动地设在两个后车架之间,所述机器人下半体的顶部设有连接凸起;所述机器人下半体包括机器人的腿部结构和扣在腿部结构背面的第一外壳;所述第一车体还包括两个第一前车架;所述第一前车架分别铰接于两个第一后车架的第一端;所述机器人下半体的顶端一侧位于两个第一后车架之间;所述腿部结构和第一外壳之间滑动地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设有第一卡钩,所述第一卡钩位于机器人下半体的外部;所述第一前车架的侧壁设有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卡接;所述第一滑块上固定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设在第一滑块靠近所述机器人下半体的连接凸起一端;所述腿部结构还设有一第一金属件,用以为所述第一磁铁提供滑动的引力;所述第二车体包括两个第二前车架和一个机器人上半体,机器人上半体转动地设在两个第二前车架之间,所述机器人上半体的底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凸起相配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设有第一腰形孔,所述腿部结构设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套设于所述第一腰形孔,以限制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件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件为用于连接所述腿部结构和所述第一外壳的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和第一后车架组成一安置腔,所述机器人下半体的底端一侧设在安置腔内并铰接于第一后车架的第一端的侧壁。
进一步地,第一车体还包括一铰接于两个第一后车架之间的第一顶罩;
所述第一顶罩扣在所述安置腔的上部并且其一边缘与第一外壳的边缘吻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泽平,未经蔡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0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填塞内胆的毛绒玩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拼装组合摇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