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藤蔓植物用组合秧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8244.1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5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韩秋军;王佳园;王佳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定州瀚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2 | 分类号: | A01G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藤蔓 植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藤蔓植物用组合秧架,可用于为藤蔓植物攀爬生长提供支撑,便于藤蔓植物挂果。
背景技术
在种植业中,秧架是藤蔓植物攀爬生长必不可少的支撑工具。一般秧架,都采用竹木或水泥材料,在搭建秧架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人工。
此外,竹木秧架插入土壤中的部分,很容易腐烂。而钢筋水泥构造的秧架,因为自身重量较大,不容易移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秧架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技术解决方案,其表现为一种藤蔓植物用组合秧架。
本实用新型由支架和底座构成(图1),二者都采用耐腐蚀的金属或非金属材质,相对于竹木材质的秧架,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支架由竖杆0和横杆2构成(图2),竖杆为双头开口圆筒状,上端有开口1,下端有开口4。
竖杆的双头开口构造,可供滴灌管道通过。
横杆垂直于竖筒,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竖筒上,末端有垂直于横杆的立柱3。
底座由竖筒5和L型插脚构成(图3),竖筒为双头开口构造,L型插脚有三根,分别是L型插脚6、L型插脚7、L型插脚8。三根L型插脚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竖筒底部外缘上,另外一端为锥型构造。
底座竖杆插入支架竖杆下端开口后,二者构成转轴装置,可任意角度转动支架,而底座不动。
支架和底座之间的组合式构造,在安装过程中,只需要先将底座插入泥土中,再将支架套在底座上即可,节省了大量人力。
在需要移动秧架时,可将其拆解为支架和底座两部分,拥有良好的可移动性。
当底座或支架二者中任一组件损坏时,同一型号的秧架底座和支架,可任意互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
其中:0——竖杆;1——上端开口;2——横杆;3——立柱;4——下端开口;5——竖筒;6——L型插脚;7——L型插脚;8——L型插脚。
图2为支架构造图。
其中:0——竖杆;1——上端开口;2——横杆;3——立柱;4——下端开口。
图3为底座构造图。
其中:5——竖筒;6——L型插脚;7——L型插脚;8——L型插脚。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下文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将底座插入泥土中后,将底座竖杆插入支架竖杆下端开口后,即完成了秧架的安装。底座跟支架之间,形成转轴装置,可任意角度转动支架,而底座不动。
因为L型插脚有三根,三根插脚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关系,使得该秧架能够更稳定地保持直立状态。
藤蔓植物顺着竖杆向上攀爬的过程中,横杆有助于防止藤蔓滑落,使得藤蔓植物更容易抓紧支架。横杆末端的立柱,可以防止因为风吹或人为触碰,使得缠绕在横杆上的藤蔓脱落。
在需要拆除或移动秧架时,可将其拆解为支架和底座两部分,拥有良好的可移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定州瀚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定州瀚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82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蔬菜大苗培育生长调控结构
- 下一篇:一种种养结合的生态日光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