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9635.0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9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卢勇;高纪兵;冯腊初;刘琳琳;李家林;苏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73 | 分类号: | E02D29/073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刘童笛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驳船甲板 运输底座 枕木层 混凝土层 本实用新型 中心线对称设置 枕木 整体平面度 承受能力 船体甲板 甲板表面 紧邻设置 施工工艺 限位挡架 运输过程 可吸收 平铺 不平 变形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该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包括设置于驳船甲板上的混凝土层及紧邻设置在其上方的枕木层,所述混凝土层关于驳船甲板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枕木层由若干枕木紧邻平铺构成,所述驳船甲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枕木层接触的限位挡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最终接头运输底座设计为混凝土层与枕木层结合的结构,其可消除因甲板表面不平带来的影响,同时可吸收运输过程中船体甲板的变形,保证驳船甲板的承受能力,从而达到整体平面度精度高、造价低、施工工艺简单、刚度较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
背景技术
海底沉管隧道的最终接头制造是先预制好钢壳,再通过在驳船上向钢壳内浇筑混凝土来进行,最后再运输到指定位置进行下放,最终接头底面平整度要求高,整体平面度需要控制在±10毫米以内,在此过程中就需要用到底座来支撑最终接头,目前国内常用的底座结构类型有钢结构、混凝土结构以及大件运输中常用的垫墩木;然而钢结构底座造价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混凝土结构底座重量大,刚度大,运输过程中船体变形会导致混凝土开裂,混凝土需要一定的养护期,从而导致施工周期长;由于驳船船体甲板不平,垫墩木的方式就难以满足底座整体平面度控制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整体平面度精度高、造价低、施工工艺简单、刚度较好、不易开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包括设置于驳船甲板上的混凝土层及紧邻设置在其上方的枕木层,所述混凝土层关于驳船甲板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枕木层由若干枕木紧邻平铺构成,所述驳船甲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枕木层接触的限位挡架。
本实用新型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通过在驳船甲板上的混凝土层及紧邻设置在其上方的枕木层,其中混凝土层为一个刚性的支撑底座,具有较好的刚度,在最终接头施工的过程中,载荷通过枕木层传递到混凝土层,再通过混凝土层传递到船体的纵向筋板和横向筋板上,从而满足驳船甲板的承受能力,起到承受重力的作用,而且混凝土层在浇筑的过程中可人为有效的控制并调整其整体平面度,同时混凝土层的设置只需将提前混合完成的混凝土浇筑在指定区域,并进行养护即可实现,这样大大的简化了底座的施工工艺,且造价也较低;同时可通过枕木层来保护最终接头底部,防止其受到损坏,而且枕木的刚度较低,可吸收运输过程中船体甲板的变形,从而有效的保护船体甲板,通过在整体平面度较好的混凝土层上设置枕木层,可使得枕木层的整体平面度较好,再进行枕木层的整体平面度调整,最终保证最终接头的整体平面度;其中枕木层由若干枕木紧邻平铺构成,这样既便于了枕木层的设置,又可利用相邻枕木之间的缝隙来吸收枕木轻微移动和变形,从而吸收运输过程中船体甲板的变形,通过在驳船甲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枕木层接触的限位挡架,这样可避免运输过程中枕木的滑动,以保证运输底座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枕木层包括与混凝土层接触的第一枕木层和在其上方并与之紧邻设置的第二枕木层,所述第一枕木层的若干枕木沿驳船甲板长度方向紧邻平铺,所述第二枕木层的若干枕木沿驳船甲板宽度方向紧邻平铺,所述限位挡架包括分别于第一枕木层和第二枕木层接触的第一限位挡架和第二限位挡架,通过将枕木层设置为第一枕木层和第二枕木层,这样既便于了更加有效的吸收运输过程中的船体变形,同时由于最终接头还要进行二次舾装作业,其底部需要一定的高度,以保证工人施工操作,这样就保证了工人的施工空间;并且将第一枕木层的枕木与第二枕木层的枕木相互垂直平铺,这样可以保证枕木铺排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若干第一限位挡架设置在第一枕木层的若干枕木长度方向两侧,由于枕木受到外力出现滑动其主要为枕木宽度方向上的滑动,这样既可避免枕木的滑动,同时又可以节约材料,缩短施工工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9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管廊大型箱涵用止水胶条
- 下一篇:沉管隧道管节接头防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