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1963.2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9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乐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9 | 代理人: | 王洪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目前对移动终端壳体的质感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大部手机后壳采用的是全金属材质,但是由于射频信号无法穿透金属,必须对手机后壳采用特殊的处理设计。
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对金属后壳的边框进行开槽,使天线信号不会被金属后壳的边框完全阻隔,以获得辐射空间。这就需要先在金属后壳内侧开槽,并采用纳米注塑(NMT)填充槽缝,然后在金属后壳外侧的上下端各用数控机床加工一条缝隙天线槽,天线信号最终可以通过被注塑的缝隙天线槽射出。
但是现有技术中,金属后壳与塑胶的结合强度不高,尤其在受到外力冲击后,金属后壳与塑胶结合的端口处,金属容易起翘与塑胶分离,参照图1a和1b,分别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壳体的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金属后壳1'与塑胶2'在金属后壳的天线槽的端口A'处,金属后壳1'容易起翘与塑胶2'分离,进而影响手机的外观和用户的体验,还会对天线性能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和移动终端,以解决金属后壳与塑胶结合的端口处,金属容易起翘与塑胶分离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包括金属壳体和注塑件;
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壳底和沿所述壳底周边设置的侧边框,所述壳底及所述侧边框上开设有连通的天线槽,所述注塑件通过注塑形成于所述金属壳体内侧,并填充所述天线槽;
其中,在所述侧边框与所述天线槽形成的端面上具有从所述端面延伸至所述侧边框内部的安装孔,所述注塑件在对应所述安装孔的位置具有与所述安装孔匹配并安装入所述安装孔的固定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在金属壳体的侧边框上设置安装孔,并在注塑件与安装孔对应的位置形成与安装孔匹配的固定件,可以有效的增强金属壳体与注塑件结合的强度,防止金属壳体在天线槽端口处起翘与注塑件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壳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壳体的主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金属壳体的立体图;
图3b为图3a的C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注塑件的立体图;
图5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5的B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6对应的安装孔处的示意图;
图8为图6对应的固定件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照图2、图3a、图3b和图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壳体的主视图,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金属壳体的立体图,图3b为图3a的C位置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注塑件的立体图。
该移动终端壳体包括金属壳体1和注塑件2;金属壳体1包括壳底101和沿壳底101周边设置的侧边框102,在壳底101和侧边框102上开设有连通的天线槽103,注塑件2通过注塑形成于金属壳体1内侧,并填充天线槽103;具体的,先将金属壳体1经过纳米处理,在金属壳体1的表面形成多个微小的孔洞,在金属壳体1的内侧填充塑胶后,形成注塑件2,在金属壳体1与注塑件2贴合的表面形成多个锚栓结构,使金属壳体1与注塑件2固定。
在侧边框102与天线槽103形成的端面上具有从端面延伸至侧边框102内部的安装孔104,注塑件2在对应安装孔104的位置具有与安装孔104匹配并安装入安装孔104的固定件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1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终端及组合式扩展背夹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