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升机总距控制装置及直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0979.1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0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何东;鲁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7/605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周庆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升机 控制装置 倾斜盘 支撑管 本实用新型 滑块 下端 直线驱动部件 无人机控制 安装方便 安装环境 传动连接 底座铰接 固定设置 上下滑动 直线驱动 适配性 适配 底座 对称 复制 稳固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总距控制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管下端且位于倾斜盘正下方的底座,对称地设置在支撑管两侧且下端与所述的底座铰接的直线驱动部,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支撑管内且两端与所述的直线驱动部件传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的滑块与倾斜盘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直升机总距控制装置设置在倾斜盘正下方,通过该装置可以实现对直升机总距的控制。其适配性强、结构简单稳固,安装方便,易于复制和适配、布局合理,可适应直升机上震动大的安装环境,能有效提高无人机控制精度,保障无人机的操作和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升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升机总距控制装置及直升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电力架线、森林防火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其中,多旋翼无人机以其稳定的操控性在无人机领域已经占有较大比例,但多旋翼无人机通常为电动的,载重小续航时间短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市场对大载重长续航时间的多旋翼无人机的需求程度正在逐日提高。大载重长续航多旋翼无人机与小型多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特性相同,只需将电机提供动力更换成发动机提供动力。
常见的一种更换手段是使用一个油动引擎作为多旋翼的一个旋翼,这样做时就不需要直升机的周期变距特性,仅需要能够控制它的总距变化即可。市场上的电机提供动力的无人直升机绝大部分都能够周期变矩,从资源上来说是一种浪费,既浪费舵机成本结构成本有需要更多的控制,不能很好适配油动直升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直升机总距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能低成本简单控制的直升机。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升机总距控制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管下端且位于倾斜盘正下方的底座,对称地设置在支撑管两侧且下端与所述的底座铰接的直线驱动部,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支撑管内且两端与所述的直线驱动部件传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的滑块与倾斜盘固定连接。
所述的直线驱动部为直线舵机。
所述的滑块与所述的支撑管间隙配合以在所述的支撑管内上下平动。
还包括联动板,所述的联动板中心与所述的滑块铰接且可上下偏转,所述的联动板的两端与所述的直线驱动部件上端铰接。
所述的滑块底部或上部形成有将所述的联动板嵌含其中的凹槽,所述的联动板在所述的凹槽内进行预定角度内的偏转。
所述的直线驱动部的动作行程对应螺旋桨攻角变化范围为0°-9°。
所述的滑块顶部设置有三个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下端与滑块固定连接,上端与倾斜盘铰接。
一种具有所述的直升机总距控制装置的直升机,所述的直升机为多旋翼直升机,每个或者至少部分旋翼对应设置油动直升机和所述的直升机总距控制装置。
一种所述的直升机总距控制装置在电动引擎更改为油动引擎后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直升机总距控制装置设置在倾斜盘正下方,通过该装置可以实现对直升机总距的控制。其适配性强、结构简单稳固,安装方便,易于复制和适配、布局合理,可适应直升机上震动大的安装环境,能有效提高无人机控制精度,保障无人机的操作和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直升机总距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升机总距控制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09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