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通道下加强板及汽车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4221.7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5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单永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1013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加强 汽车 中央 结构 | ||
本公开涉及一种中通道下加强板及汽车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该中通道下加强板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主体,该主体形成为横截面为几字型的凹槽,该几字型的凹槽包括横截面呈n字型的加强部和一体成型于所述加强部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一搭接板(1)和第二搭接板(2),以分别用于与汽车的左前地板和右前地板连接;所述加强部包括依次连接以围成所述n字型的第一侧板(3)、顶板(4)和第二侧板(5),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夹角分别为钝角且通过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第一搭接板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搭接板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侧板。该加强板和汽车中央通道加强结构强度高、重量轻,能够满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特性和成型要求。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汽车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中通道下加强板及汽车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前地板中央通道结构强度较差,碰撞时容易造成对车厢内成员的挤压,安全性能较差。因此,很多车型都在车身地板中央通道处设计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加强板用以固定和加强中央通道,并起到传递横向能量的作用。因为需要对地板中央通道进行加强,在设计时对加强板的强度有很高的要求,独立式的加强板在使用的时候应力较为集中,易被撕裂,强度较差。同时多个独立的加强板在实际生产装配的时候存在定位不便,夹具多,操作成本高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发一体式中通道加强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中通道下加强板,该中通道下便于加工,并且强度高。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该加强结构强度高、安全性好,并且能够满足汽车轻量化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中通道下加强板,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主体,该主体形成为横截面为几字型的凹槽,该几字型的凹槽包括横截面呈n字型的加强部和一体成型于所述加强部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一搭接板和第二搭接板,以分别用于与汽车的左前地板和右前地板连接;所述加强部包括依次连接以围成所述n字型的第一侧板、顶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夹角分别为钝角且通过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第一搭接板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搭接板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侧板。
可选地,所述顶板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具有若干高度不同的阶梯状表面,相邻的所述阶梯状表面之间通过斜面过渡连接。
可选地,所述阶梯状表面与所述斜面分别通过弧形过渡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形成为平滑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搭接板和第二搭接板的板面形状分别与汽车的左前地板和右前地板的表面形状相匹配,以分别贴合于所述汽车的左前地板和右前地板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搭接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搭接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分别通过弧形过渡连接。
可选地,所述顶板形成有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搭接板和第二搭接板分别形成有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相互结合的树脂基体和增强纤维。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包括中央通道和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的中通道下加强板;所述中央通道形成为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加强部开口向下套接于所述中央通道的凹槽内,所述第一搭接板和所述第二搭接板分别与所述中央通道左右两侧的左前地板和右前地板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42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玻璃翻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盖装上结构改进的压盖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