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圆锥轴承支撑的手动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98979.8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8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楚金;章卫英;叶旭强;苏亮;徐万洪;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57/022;F16H57/021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1 | 代理人: | 乔占雄 |
地址: | 3210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锥 轴承 支撑 手动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圆锥轴承支撑的手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手动商用车变速器内部主要包含三大动力传递部件:输入轴、中间传递齿轮轴、输出轴。输入轴进行动力输入,中间传递齿轮轴进行动力和速度转换,输出轴进行动力输出。三大部件的支撑主要通过轴承来实现,这些轴承按所处的位置分,有输入轴前轴承(一般在发动机曲轴处)、输入轴后轴承、输出轴前轴承、输出轴后轴承、中间传递齿轮轴前轴承和中间传递齿轮轴后轴承。
现有技术,三大传递部件的轴承在设计上一般采用球轴承或短圆柱轴承,随着客户需求的提高,对产品设计寿命和性能的要求进一步提升,继续采用球轴承开始面临和承载能力欠佳的问题,如要提升则会加大设计尺寸和牺牲设计成本,而采用短圆柱轴承则会带来轴向间隙过大,轴向负载不足的情况,实际应用常常会有轴承烧死、轴向窜动大而引发的换挡难、脱档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变速器中三大动力传递部件通过球轴承或短圆柱轴承支撑所带来的相应技术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圆锥轴承支撑的手动变速器,至少包括:
前壳体,所述前壳体上设有输入轴后轴承安装孔和齿轮轴前轴承安装孔;
后壳体,所述后壳体与前壳体配合形成变速器箱体,所述后壳体上设有与输入轴后轴承安装孔同轴相对设置的输出轴后轴承安装孔及与齿轮轴前轴承安装孔同轴相对设置的齿轮轴后轴承安装孔;
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输出端通过输入轴后轴承与前壳体连接;
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输入端与输入轴的输出端通过输出轴前轴承连接,所述输出轴的输出端与后壳体通过输出轴后轴承连接;
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的前端通过齿轮轴前轴承与前壳体连接,齿轮轴的后端通过齿轮轴后轴承与后壳体连接;所述齿轮轴通过齿轮组一与输入轴连接,通过齿轮组二与输出轴连接;
所述输入轴后轴承、输出轴前轴承、输出轴后轴承、齿轮轴前轴承及齿轮轴后轴承均为圆锥滚子轴承,所述输入轴后轴承的外圈端面与输入轴后轴承安装孔的孔底之间设有调整垫,所述齿轮轴前轴承的外圈端面与齿轮轴前轴承安装孔的孔底之间设有调整垫。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调整垫的最小厚度为S,最大厚度为S',所述调整垫的厚度选自S,S+0.05mm,S+0.10mm,S+0.15mm……S'中的任一项。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调整垫具有以下以下几种规格的基础调整垫:S,0.05mm,0.1mm,0.2mm,0.5mm;所述调整垫的厚度由任意一个或多个基础调整垫组合而成。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输入轴输出端的端面上设有输出轴前轴承安装孔,所述输出轴前轴承安装孔的孔壁为所述输出轴前轴承的外圈内表面。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输入轴后轴承安装孔的孔底与输出轴后轴承安装孔的孔底之间的安装距离为A,所述输入轴后轴承安装孔的孔底与前壳体的安装面之间的距离为A1,所述输出轴后轴承安装孔的孔底与后壳体的安装面之间的距离为A2,所述输出轴后轴承安装孔的孔底与输入轴后轴承的外圈端面之间的距离为B,所述输入轴后轴承安装孔内的调整垫的厚度为C,则A=A1+A2=B+C。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齿轮轴前轴承安装孔的孔底与齿轮轴后轴承安装孔的孔底之间的安装距离为A',所述齿轮轴后轴承安装孔的孔底与齿轮轴前轴承的外圈端面之间的距离为B',所述齿轮轴前轴承安装孔内的调整垫厚度为C',则C'=A'-B'。本实用新型的全圆锥轴承支撑的手动变速器,其中变速器箱体由前、后壳体(传统为由上、下壳体构成)组成,且输入轴后轴承、输出轴前轴承、输出轴后轴承、齿轮轴前轴承及齿轮轴后轴承均为圆锥滚子轴承,具有安装空间小、成本低廉、承载能力大的技术优势;并通过调整垫控制各轴承的轴向间隙,减小了各轴的轴向窜动,提高了传递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全圆锥轴承支撑的手动变速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8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动力螺旋流体混合均匀器
- 下一篇:一种激光陀螺仪测试用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