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镜头卡口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5793.3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8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聂润涛;罗吉祥;肖明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3B17/14;G03B17/5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头 卡口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的卡口连接组合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高可靠性对焦精度的可更换光学镜头的卡口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成像分辨率的提高,对光学镜头的对焦精度和装配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方面,由于分辨率的提高,光学元件的误差会使同一批镜头的后焦差异很大,导致每个镜头对应成像面均需要精确调焦,才能保证镜头成像足够清晰;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拍摄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远景需用长焦镜头,近景需用短焦广角镜头;特别是对体积和重量有特别要求的应用,如手持移动拍摄、无人机航拍,既要保证重量轻,又要保证镜头可以方便、快捷、可靠的更换,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现有的光学镜头,如变焦光学镜头,虽然能够达到精确对焦,保证成像清晰,但由于结构复杂、重量重,成本高;现有的定焦镜头,可以满足体积小,重量轻,但由于焦距固定,镜头不可更换,不能满足拍摄不同距离要求、不同视场场景的物体。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镜头卡口组合结构,该结构设计简单、组装方便、精度可靠满足便携式可更换镜头的摄影环境,如无人机航拍摄像系统、移动终端如智能拍照手机、微型摄像机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镜头卡口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放置感光片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调整光学镜头焦距的卡口转接环,所述光学镜头与所述卡口转接环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一种镜头卡口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末端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卡口转接环的上端内壁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相匹配的螺纹结构。
如上所述一种镜头卡口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转接环的下端设置有导向导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供所述导向导轴卡入并限制所述卡口转接环上下运动的导向槽。
如上所述一种镜头卡口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转接环内设置有可供所述底座上端伸入并卡接的台阶。
如上所述一种镜头卡口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槽,且所述导向槽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底座上。
如上所述一种镜头卡口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为“L”型。
如上所述一种镜头卡口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为定焦光学镜头。
如上所述一种镜头卡口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为可变焦距的光学镜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镜头卡口组合结构,达到了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通过光学镜头与卡口转接环调整镜头的后焦,使光学镜头达到最好的成像位置,然后通过卡口转接环与底座固定,实现成像系统光学镜头的精度可靠、方便快捷的更换,适应不同拍摄场景的成像拍摄要求,并实现高分辨率、高质量成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说明:1、底座;11、导向槽;2、感光片;3、卡口转接环;31、导向导轴;32、台阶;4、光学镜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镜头卡口组合结构,包括有用于放置感光片2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调整光学镜头4焦距的卡口转接环3,所述光学镜头4与所述卡口转接环3转动连接。通过光学镜头与卡口转接环调整镜头的后焦,使光学镜头达到最好的成像位置,在不同的拍摄应用环境,根据需要,可以更换不同的光学镜头就可以实现高分辨、高可靠的摄像。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4的末端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卡口转接环3的上端内壁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相匹配的螺纹结构。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口转接环3的下端设置有导向导轴3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可供所述导向导轴31卡入并限制所述卡口转接环3上下运动的导向槽11。确保导向导轴伸入导向槽后,卡口转接环不能上下移动。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口转接环3内设置有可供所述底座1上端伸入并卡接的台阶32,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槽11,且所述导向槽11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底座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5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磨机磨内边缘过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球磨机下料口防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