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套桩钢托架多用途组合塔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4680.8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1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国;张磊;陈显斌;刘宏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路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44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36 | 代理人: | 马士腾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套 托架 多用途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套桩钢托架多用途组合塔基。
背景技术
塔式起重机是人类各行业,垂直起重普遍使用的起重机械,全国现有存量40万台,大多数是现浇混凝土塔基。约25立方米至40立方米每台,用一次就报废,每年浪费约200亿元,浪费钢材约150万吨,水泥约800万吨,砂石3100万吨,对持续发展的中国非常不利,笔者已发明实用新型予制装配塔基一、二、三代,如201210423569x201320459195.7、201610519083.4及其他实用新型塔基等。自重仍然很大,耐撞碰差,使用年限低,全国塔机生产厂家的地足螺栓不统一,予制装配,非常受限,有待新的塔基,克服上述缺陷或不足,所以这里设计生产一种钢套桩钢托架多用途组合塔基,便于多组型号塔基多次使用。因此实用新型一种钢套桩钢托架多用途组合塔基,实用新型思路来源于大量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的点滴积累。多年来的传统塔基为现浇大体积用一次报废,造成物资巨大浪费,确被人视而不见,实用新型予制装配塔基后,仍然是大体积,各生产厂塔机地足不统一,使用受限,耐久性差,推广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套桩钢托架多用途组合塔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套桩钢托架多用途组合塔基,包括第一钢托架、第二钢托架和塔身,所述第一钢托架与第二钢托架相互垂直,且通过螺栓相互交叉垂直固定,所述塔身通过螺栓垂直固定在第一钢托架与第二钢托架交接位置的顶端面,所述第一钢托架与第二钢托架的尖端之间均可通过螺栓垂直固定连接按计算配置压重,所述第一钢托架与第二钢托架的底端面两端均通过螺栓插销臼接垂直固定安装钢套短桩,所述第一钢托架与第二钢托架连接位置的底端面通过素性混凝土夯实短桩进行支撑控制托架梁永久扰度变形,所述素性混凝土夯实短桩位于第一钢托架与第二钢托架的下方,所述钢套短桩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托架和第二钢托架均采用双槽钢。
优选的,所述压重的截面为梯形,所述压重内配钢筋,且钢筋设置有若干根,且均匀间隔分布。
优选的,所述钢套短桩底端扩大头采用8mm厚钢板卷成,且填充有素性砼。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托架和第二钢托架之间通过缀板连接,所述第二钢托架和第一钢托架的垂直连接处设置联接板,所述联接板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钢托架和第二钢托架的连接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托架、钢套短桩和第二钢托架均为双槽空间,且两者内部具备安装型号为1.0m×1.0m~1.8m×1.8m截面的塔机,提高了塔机利用率,桩土共同作用,满足承载能力和抗拔力,所述压重是抗倾覆的调节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钢套桩钢托架多用途组合塔基,充分利用岩土做功的原理,桩土共同作用,承载力提高多倍更稳定,使用年限提高多倍,降低使用成本,回收利用残值大,折旧摊销低,多种型号塔机均能安装,消除转换连接件的重复投资,简单实用。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创新力强,实用可靠,制造简单,计算明确,充分利用岩土做功的原理,发挥岩土的内载资源潜力作用,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套短桩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上的A-A界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重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上的A-A界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钢托架和第二钢托架的连接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钢托架和第二钢托架的端头分别连接钢套短桩的连接图。
图中:1塔身、2第一钢托架、3钢套短桩、4第二钢托架、5素性混凝土夯实短桩、6压重、7钢筋、8缀板、9联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路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路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46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点餐系统的扫描装置
- 下一篇:人脸识别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