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5636.1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3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亨;邹敏佳;杜方孟;刘文松;聂清明;汤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24 | 分类号: | B61F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用抗侧滚扭杆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抗侧滚扭杆装置是轨道车辆转向架上的十分重要的装置,它可补偿二系悬挂弹簧的抗侧滚刚度,限制车体侧滚角度,但同时又不能影响车体的浮沉、横摆、伸缩、点头和摇头等方向的振动特性。抗侧滚扭杆组件是抗侧滚扭杆装置的核心组成组分,它主要由扭杆轴、左扭转臂和右扭转臂组成。扭杆弹簧和左、右扭转臂的联接方式有多种,根据扭杆轴与扭转臂组装后是否可拆卸可分为两类,每种联接方式的优缺点如下表:
近几年来,随着轨道交通运行速度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轨道交通运行性能和行车安全至关重要的转向架的运行稳定性、轻量化、低噪声、高可靠性、易维护等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为实现轻量化,转向架与车体各构件结构越来越紧凑和灵活,对抗侧滚扭杆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空间和安装维护考虑,很多车型要求扭转轴和扭转臂必须可拆卸。
现有的最佳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包括:左扭转臂一1、扭杆轴一2、右扭转臂一3、挡板4、碟形弹簧5、压板6、螺栓7。其中左扭转臂一1与扭杆轴一2为过盈配合联接,右扭转臂一3与扭杆轴一2为圆锥花键或多边形间隙配合,挡板4、碟形弹簧5、压板6、螺栓7为联接辅助件。这种结构在满足可靠性和可拆卸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是当前最佳技术方案。但上述方案仍有改进空间,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结构复杂,成本仍然比较高;二是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在经过几年服役后,扭杆轴与扭转臂之间有发生咬合的可能,返修时给拆卸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三是车辆大修时,需更换联接辅助件,后期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方案的成本高、结构复杂、拆卸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成本更低、结构更简单、拆卸更简易的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组件,包括扭杆轴和二个扭转臂,二个扭转臂包括左扭转臂和右扭转臂,左扭转臂和右扭转臂分别连接在扭杆轴左端和右端,所述左扭转臂和扭杆轴联接处的左扭转臂上或扭杆轴上设有呈圆环状分布的油槽,所述油槽通过注油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油槽和注油孔均设置在左扭转臂上或均设置在扭杆轴上。
左扭转臂与扭杆轴的联接方式为圆锥过盈配合联接,右扭转臂与扭杆轴的联接方式为圆柱过盈配合联接。
所述左扭转臂为左扭转臂二,扭杆轴为扭杆轴二,左扭转臂二与扭杆轴二的联接处均加工成相互配合的圆台形结构:左扭转臂二上加工有圆台形筒孔,扭杆轴二左端部分加工有与圆台形筒孔相配合的圆台形部分。
所述左扭转臂二上设有注油孔一和油槽一,油槽一呈圆环状设于左扭转臂二的圆台形筒孔中部内壁上,注油孔一设于左扭转臂二上部,注油孔一贯穿圆台形筒孔孔壁且连通油槽一和外界。
所述左扭转臂为左扭转臂三,扭杆轴为扭杆轴三,左扭转臂三与扭杆轴三的联接处均加工成相配合的圆台形结构:左扭转臂三上加工出圆台形筒孔,扭杆轴三的左端加工有与圆台形筒孔相配合的圆台形部分;扭杆轴三左端部分设有注油孔二和油槽二;油槽二呈圆环状设置于扭杆轴三左端圆台形部分中部外圆周面上,油槽二通过注油孔二与外界连通。
所述注油孔二包括成直角相连通的轴向孔和径向孔,轴向孔设于扭杆轴三左端部分中心轴线位置,径向孔连接轴向孔的右端和油槽二,轴向孔的左端孔口位于扭杆轴三的左端面。
本实用新型中,扭杆轴与左扭转臂为圆锥过盈配合,与右扭转臂为圆柱过盈配合。圆锥过盈配合为可拆卸联接方式中结构最简单、成本低、拆卸最简易的方式;圆柱过盈配合为所有联接方式中成本最低、使用最成熟可靠的联接方式。上述两种方式结合,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满足可拆卸的前提下,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使用更可靠。同时在扭转臂或扭杆轴上采用注油孔和油槽结构,组装和拆卸时可通过注入高压油,更为轻松方便地实现组装和拆卸,维护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抗侧滚扭杆组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左扭转臂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左扭转臂三与扭杆轴三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扭杆轴三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56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