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飞轮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8325.2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5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礼飞;胡必谦;穆立侠;郑久林;高巧;喻昆;兰剑;林欣欣;李贺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026 | 分类号: | F16M1/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解立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飞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发动机飞轮壳。
背景技术
飞轮壳是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之一,主要作用是作为飞轮的外壳,连接变速箱壳体和起动机,根据需要,一般飞轮壳的直径在200mm以上,因此飞轮壳的重量也很大。飞轮壳结构为薄壁大平面结构,自身的模态、强度都比较差。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飞轮壳的模态和强度,现有飞轮壳多采用铸铁类材料,导致飞轮壳重量很大,影响发动机的总体重量,对发动机的节能减排也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飞轮壳,飞轮壳与缸体相连接并包括:内壳、外壳和位于中心的油封安装孔,所述内壳与缸体相连接,其中:所述内壳上具有:内壳加强筋,所述内壳加强筋呈发射状并从所述油封安装孔起始向外圈辐射,并向上连接到飞轮壳内壁,和环形加强筋,所述环形加强筋呈环形并从所述油封安装孔起始向外圈布置。
本实用新型中飞轮壳为铝合金材料,但是飞轮壳内壁分别布置加强筋,并且低壁布置环形与发射型交叉加强筋,提高了飞轮壳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侧图;和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油封安装孔,3内壳加强筋,4环形加强筋,5外壳加强筋,6起动机安装孔封闭面,7变速箱安装面,8缸体,9飞轮壳,10固定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飞轮壳,飞轮壳9与缸体8相连接且包括:内壳、外壳和位于中心的油封安装孔1,其中:所述内壳上具有:内壳加强筋3,所述内壳加强筋3呈发射状并从所述油封安装孔1起始向外圈辐射,并向上连接到飞轮壳内壁,和环形加强筋4,所述环形加强筋4呈环形并从所述油封安装孔1起始向外圈布置。
本实用新型中飞轮壳为铝合金材料,但是飞轮壳内壁分别布置加强筋,并且低壁布置环形与发射型交叉加强筋,提高了飞轮壳强度。
飞轮壳安装在缸体上,其上半部分与缸体连接并安装固定,内部加强筋与这些飞轮壳固定螺栓孔相连接,提高飞轮壳强度。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壳加强筋2和所述环形加强筋4分别具有多条。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多条所述内壳加强筋2包括与固定螺栓孔10相连接的连接内壳加强筋。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壳上具有:外壳加强筋5,所述外壳加强筋5呈发射状并连接变速箱安装面7。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壳加强筋5具有多条,且多条所述外壳加强筋5包括与固定螺栓孔10相连接的连接外壳加强筋。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起动机安装孔封闭面6为倾斜面。与传统的直角面相比,减小一个面,减轻了飞轮壳9的重量,增大了发动机的布置空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飞轮壳9上半部分宽度厚度90mm,下半部分厚度50mm。留出的平面与缸体底面一起为油底壳安装密封面,便于维修时拆卸油底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用铝制轻量化的飞轮壳,飞轮壳优化布置加强筋,使铝制飞轮壳模态、强度满足车用发动机使用要求,具有质量轻的优点。
应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不限于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应了解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仅仅作为实例进行说明。本申请所要要求的实质的保护范围更体现于独立权利要求提供的范围,以及其从属权利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83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拆卸式膨胀管的保温结构
- 下一篇:一种矿山机械作业支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