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测量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9488.0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2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宁;李德维;徐俊;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佩仪中测(成都)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G01B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马碧娜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测量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齿轮测量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可按齿形、齿轮外形、齿线形状、轮齿所在的表面和制造方法等分类。齿轮的齿形包括齿廓曲线、压力角、齿高和变位。渐开线齿轮比较容易制造,因此现代使用的齿轮中,渐开线齿轮占绝对多数,而摆线齿轮和圆弧齿轮应用较少。在压力角方面,小压力角齿轮的承载能力较小;而大压力角齿轮,虽然承载能力较高,但在传递转矩相同的情况下轴承的负荷增大,因此仅用于特殊情况。而齿轮的齿高已标准化,一般均采用标准齿高。变位齿轮的优点较多,已遍及各类机械设备中。另外,齿轮还可按其外形分为圆柱齿轮、锥齿轮、非圆齿轮、齿条、蜗杆蜗轮;按齿线形状分为直齿轮、斜齿轮、人字齿轮、曲线齿轮;按轮齿所在的表面分为外齿轮、内齿轮;按制造方法可分为铸造齿轮、切制齿轮、轧制齿轮、烧结齿轮等。
齿轮的制造材料和热处理过程对齿轮的承载能力和尺寸重量有很大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前,齿轮多用碳钢,60年代改用合金钢,而70年代多用表面硬化钢。按硬度,齿面可区分为软齿面和硬齿面两种。
软齿面的齿轮承载能力较低,但制造比较容易,跑合性好,多用于传动尺寸和重量无严格限制,以及小量生产的一般机械中。因为配对的齿轮中,小轮负担较重,因此为使大小齿轮工作寿命大致相等,小轮齿面硬度一般要比大轮的高。硬齿面齿轮的承载能力高,它是在齿轮精切之后,再进行淬火、表面淬火或渗碳淬火处理,以提高硬度。但在热处理中,齿轮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变形,因此在热处理之后须进行磨削、研磨或精切,以消除因变形产生的误差,提高齿轮的精度。
在重要传动中,需要对其传动所用的齿轮进行精度检测,避免装配时使用到不合格品,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常用到的齿轮检测装置有三坐标装置、单臂三维测量装置、光感测量装置等。其中单臂三维测量装置测量时,将齿轮放置在工作台上,进行检测,为了避免齿轮在检测中移动,且为了保护齿轮配合孔的孔壁,因此设置了与齿轮中心孔配合的配合轴进行固定尺寸。但这种固定方法,使具有不同尺寸配合孔的需要使用与之相应的配合轴,不仅需要制作各个尺寸的配合轴,且每次检测不同尺寸配合孔的齿轮时,需要拆下配合轴,再安装上与待检齿轮配合的配合轴,增加了检测成本和时间成本,降低了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测量用固定装置,解决检测齿轮时,传统的通过配合轴来固定齿轮的方式不仅拆装麻烦,增加了时间成本,降低了检测效率,还增加了制作各个尺寸配合轴的检测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齿轮测量用固定装置,包括垂直设置在工作台上的配合轴,在配合轴上远离工作台的一端设置有依次连接的伸展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伸展组件有若干个,并以配合轴的轴线为中心对称线均匀地设置在配合轴上,伸展组件包括支撑条板以及依次连接的接触柱和移动臂;
所述支撑条板的一端与配合轴侧壁上远离工作台的一端连接,所述移动臂位于支撑条板上远离工作台的板面上,移动臂的一端与接触柱的侧壁连接,移动臂的另一端均与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移动臂沿着配合轴的径向移动;
所述接触柱为圆柱形,且其轴线与配合轴的轴线平行。
将齿轮套设在配合轴上,且移动臂位于收拢在配合轴周围的位置上,然后启动驱动装置,使移动臂向齿轮配合孔孔壁移动,直至接触柱均顶在配合孔孔壁上,即接触柱内切于齿轮配合孔。由于多个接触柱内切于齿轮配合孔,避免出现配合孔内壁某个点受力过大产生凹痕的情况出现,且接触柱能沿着配合轴的径向移动,使本固定装置能够适应具有不同半径配合孔的尺寸,扩大了检测齿轮时所用的固定装置的应用范围,且不用拆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
进一步地,在接触柱上远离配合轴的一端均设置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受压后能变形,撤去压力后能恢复原状。
固定齿轮时,弹性片上远离接触柱的一端与齿轮配合孔壁接触,并在移动臂的移动下,逐渐向配合孔孔壁靠拢并变形,直至弹性片变形为与配合孔等径且共轴线的弧形板。这样增大了齿轮被固定时的受力面,提高稳定性,并进一步对孔壁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驱动轴和安装盘,驱动轴上远离电机的一端与安装盘连接,且驱动轴的轴线与安装盘的轴线重合;
在移动臂上远离接触柱的一端均铰接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移动臂铰接,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安装盘铰接,且上述铰接轴线均平行于配合轴的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佩仪中测(成都)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未经爱佩仪中测(成都)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94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测量机用工件固定装置
- 下一篇:管件检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