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栖多旋翼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7593.2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2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程晨;黄涛;宋泽钊;赵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北飞创新智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5/00 | 分类号: | B64C35/00;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600 青海省海东地区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多旋翼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栖多旋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在21世纪初迎来高速成长期,并逐步从军用领域扩展到了民用领域。如今,民用无人机已在应急救援、环境检测、电力巡线、航拍测绘、农业植保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技术无人机绝大部分只能在空中飞行,能够在空中飞行同时可以在水上航行的无人机应用较少。特别对于水文监测、水质勘测的情况下,在无人机工作过程中,不仅要求能够在水面自由航行,同时能够自如地跨越障碍物,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在空中飞行同时又能够在水上航行的无人机十分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陆两栖多旋翼无人机,结构简单,能够在空中飞行还能够在水面航行,在航行遇障时,能够直接从水面起飞跨过障碍后降落至水面继续航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陆两栖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飞行动力系统、水面航行动力系统、地面控制终端;机身由复合材料与发泡材料制成,机身底部为船形,机身内部为中空结构,机身顶部设置有机盖,机盖通过螺栓与机身连接;飞行动力系统包括机臂、飞行无刷电调、控制组件、锂电池组,机臂设置在机身上部,机臂至少设置有4个,机臂末端设置有可安装旋翼的防水飞行无刷电机,防水飞行无刷电机通过飞行无刷电调与控制组件连接,飞行无刷电调与锂电池组连接,飞行无刷电调实现防水无刷电机的转速调节,锂电池组与控制组件连接,锂电池组为控制组件提供电源;水面航行动力系统包括浮桶、动力输出装置、可拆卸式连杆,浮桶通过可拆卸式连杆设置在机身下部的两侧,浮桶至少设置有两个,确保无人机在水中运动更加平稳可靠,动力输出装置设置在机身的尾部;动力输出装置包括船桨、船舵、舵机、航行无刷电机、航行无刷电调,船桨与航行无刷电机连接,航行无刷电机与航行无刷电调连接,航行无刷电调与控制组件连接,航行无刷电调与锂电池组连接,航行无刷电调实现航行无刷电机的转速调节,船桨推动机身在水中航行,船舵通过舵机与控制组件连接,船舵在控制组件、舵机的控制下改变机身在水中航行的方向。
进一步地,地面控制终端包括切换开关、控制手柄、天线、电源开关,地面控制终端采用2.4GHZ无线电信号通过天线与飞行动力系统中的控制组件通信,地面控制终端上设置有切换开关,切换开关可实现飞行动力系统与水面航行动力系统进行手动切换,控制手柄用于控制无人机飞行速度、方向,电源开关用于启动、关闭地面控制终端。
进一步地,飞行动力系统位于机身的上部,水面航行动力系统为机身的下部,飞行动力系统中的控制组件设置在机身内部,水面航行动力系统中的动力输出装置通过控制组件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可拆卸式连杆一端设置有带内螺纹的金属连接件,机身两侧设置外螺纹柱,可拆卸式连杆通过金属连接件与机身上的外螺纹柱连接,可拆卸式连杆另外一端可连接浮桶,可拆卸式连杆可从机身两侧的外螺纹柱上拆卸下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尾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原理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地面控制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北飞创新智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未经青海北飞创新智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75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尾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飞行器平台的作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