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的调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5937.1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8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晶伟;李干明;隋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44 | 分类号: | F16K11/044;F16K31/64;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变速箱 调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调温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的调温器。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箱油在自动变速箱中,既是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油,又是齿轮结构的润滑油和换挡装置的液压油。在使用中,由于变速箱内部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打滑现象和机械传动时产生的摩擦热量,变速箱油温会不断升高,使油液的氧化速度加快,产生积炭,最终导致变速箱各机构卡滞。因此,目前的自动变速箱一般都配备一套自动变速箱油温控制系统。
现有的变速箱油温控制系统,主要由调温器,油冷装置和必要的联接管路组成。当变速箱油温过低时,变速箱油在调温器的作用下,进行小循环流动,使大部分变速箱油不通过油冷装置,直接返回变速箱;当变速箱油温升高时,调温器内部的感温元件,受热后产生位移变动,促使变速箱油进行大循环流动,使大部分变速箱油通过油冷装置后,再返回变速箱。当变速箱油温降低时,调温器内部的感温元件,在弹簧的作用的下进行复位,变速箱油再次进行小循环流动。如此往复循环。
现有的调温器结构,内部进行大/小循环切换后,大/小循环之间会存在相互泄漏的情况,即小循环状态下,也会有部分变速箱油通过大循环;大循环状态下,也会有部分变速箱油通过小循环;调温器的这项性能指标,行业内称之为内部泄漏,内部泄露会导致调温器换热效率下降,变速箱油温快速升高,且油温波动大,极大的影响了油温调节。随着自动变速箱的大规模普及,以及国内变速箱行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原有调温器的内漏性能和成本控制已无法满足市场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内部泄露小的用于汽车变速箱的调温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的调温器,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阀体、安装在空腔内的热动力元件和设置在空腔开口端的阀座,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向空腔内凸出形成肩部,所述阀座包括密封安装在空腔开口端的推杆座和用于分割空腔的挡环,所述挡环和推杆座之间设有供变速箱油流通的流道;
所述热动力元件设置在挡环和肩部之间,热动力元件头端的端面与挡环内圈中心孔配合且端面上设有可滑动的推杆,所述推杆穿过挡环与推杆座固定连接,所述热动力元件尾端设有挡片,所述挡片与肩部凸缘面配合,所述热动力元件的外周圆上设有副弹簧,所述副弹簧一端抵靠在热动力元件的凸缘上,另一端抵靠在挡片一侧端面上,所述挡片另一端端面与空腔密闭端之间设有主弹簧;
所述第一阀口为进油口,所示第二阀口为出油口,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通过挡片隔开,所述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通过挡环隔开,所述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常通,第三阀口与第四阀口之间连接有冷却器。
作为优选,当变速箱油温低于预设温度时,热动力元件头内的热敏物质不膨胀,所述挡环内圈中心孔与热动力元件头端端面贴合,所述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断开,所述挡片与肩部凸缘端面分离,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连通形成小循环;当变速箱油温高于预设温度时,热动力元件头内的热敏物质膨胀,所述挡环内圈中心孔与热动力元件头端端面分离,所述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所述挡片与肩部凸缘端面贴合,变速箱油顺序经过第一阀口、第四阀口、第三阀口和第二阀口形成大循环。
作为优选,所述热动力元件尾端设有环形凹槽,所述主弹簧的第一圈钢丝卡在环形凹槽内,且抵靠在挡片的端面上,所述主弹簧和副弹簧共同作用将挡片限制在热动力元件上。
所述挡环内圈中心孔与热动力元件头端端面相配合的面为弧面。
作为优选,所述小循环时,所述空腔流道直径B与挡片直径D之间存在尺寸关系,B≥1.414×D。
作为优选,所述大循环时,所述空腔流道直径R与阀口内径尺寸S之间存在尺寸关系,R≥S。
作为优选,所述阀座通过弹性挡圈固定安装在阀体内的空腔的开口端,所述阀座和阀体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推杆座和挡环均设置在阀座上,装配方便、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运行更加可靠;
热动力元件的头端的端面与挡环中心孔配合,热动力元件尾端的挡片与肩部凸缘面配合,挡片与空腔密闭端之间设有主弹簧,通过热动力元件内热敏物质感受油温的变化,通过主弹簧和推杆的配合,实现热动力元件在空腔内的运动,从而实现热动力元件头端与挡环中心孔配合面,或尾端挡片与肩部凸缘配合面的密封,进而实现大小循环的有效切换且有效控制了内部泄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5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侧密封恒温阀芯的淋浴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变速箱的调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