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膝部安全气囊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1537.5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0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焦曼;徐健;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31 | 分类号: | B60R21/231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4 | 代理人: | 王雯婷,方燕娜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膝部 安全气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被动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膝部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膝部安全气囊的作用是在碰撞过程中,降低车内饰对乘员下肢的伤害。在碰撞产生时,膝部安全气囊充气展开,保护乘员膝部及小腿,降低伤害风险的同时也缓解安全带对乘员压力。
膝部安全气囊一般安装于车内仪表板中下位置,驾驶员侧和乘员侧根据需要可以同时安装,也可以单独安装其中的一侧。
膝部安全气囊总成通常是由门盖,壳体,气袋,气体发生器,固定支架及紧固件等零件安装组成。当膝部安全气囊安装于仪表板底部时,门盖主要用来保护气袋,当膝部安全气囊安装与仪表板中部时,门盖在保护气袋的同时也作为仪表板的一部分。壳体是用来储存折叠后的气袋。气袋是保护乘员的主要零件,当碰撞发生时,气袋充气展开,位于乘员的下肢与仪表板之间,提供缓冲保护。气体发生器则在点爆发生时提供适量的气体。固定支架及紧固件则将整个膝部安全气囊总成与车身固定在一起。
参见图1-图3,常规的膝部安全气囊1安装在仪表板2中下部分,在点爆发生时,气袋4从仪表板2下端向上展开,在仪表板2和乘员小腿3之间形成气垫。气袋4主要由上主片5和下主片6通过缝线缝合而成,上主片5和下主片6之间通过内拉带7连接,内拉带7可以根据需要将气袋4分割成不同的腔室。
参见图4-图5,常规的膝部气袋在上主片5靠近根部的部位设计成特殊的结构8,使上主片5和下主片6结构不同,从而使气袋4在展开时能够沿着仪表板向上展开。这种结构可以实现气袋向上展开的功能,但是不能避免气袋在向上展开的过程中出现偏转的问题,而气袋的偏转则会直接影响其保护功能。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膝部安全气囊,不仅能实现在点爆时能够自下而上地展开,而且还能在向上展开时避免气袋偏转,完成对乘员下肢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膝部安全气囊,不仅能实现在点爆时能够自下而上地展开,而且还能在向上展开时避免气袋偏转,完成对乘员下肢的保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膝部安全气囊,包气袋、气体发生器、壳体,气袋由上主片和下主片缝制而成,其特征在于:上主片和下主片之间设有内拉带,内拉带将气袋的腔体分割成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导气腔室和保护腔室,导气腔室位于气袋靠近壳体一端,保护腔室位于气袋的另一端部,在上主片靠近壳体的顶端与导气腔室或保护腔室的位置之间设有外拉带。
所述的内拉带和所述的外拉带为横向设置。
所述的外拉带为梯形,梯形较短的底边固定在上主片靠近壳体的顶端,梯形较长的底边固定在上主片的中上部,并位于第三导气腔室10-3或第一保护腔室10-4上。
所述的外拉带为矩形,矩形固定在上主片的边上,矩形的一端固定在上主片靠近壳体的顶端,矩形的另一端固定在上主片的中上部,并位于第二导气腔室上。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利用外拉带结构,一方面使气袋在碰撞时沿着仪表板向上展开,形成一种新的气袋结构,另一方面还可以解决气袋在展开过程中出现偏转的问题,完成对乘员下肢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膝部安全气囊位于仪表板底部时展开后的保护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膝部安全气囊位于下护板中部时展开后的保护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膝部安全气囊爆炸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膝部安全气囊气袋的上主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膝部安全气囊气袋的下主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外拉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外拉带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膝部安全气囊气袋展开后的保护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外拉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外拉带的安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膝部安全气囊气袋展开后的保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15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置式安全气囊
- 下一篇:一种汽车行人保护吸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