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无人机、桨叶转动组件及转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3959.1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4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田瑜;江文彦;朱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优尼电能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7/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顾正超 |
地址: | 21532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无人机 桨叶 转动 组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无人机及其桨叶转动组件和转动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机,根据飞行特点,主要分为固定翼式、旋翼式和扑翼式,其中旋翼式无人机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控制比较灵活等特点,能够垂直起降、自由悬停,还能够适应各种自然环境,具备自主飞行和着陆能力等优点,可以在一些不适合人类进入的复杂和危险环境中进行作业,近年来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应用。
图1a至图1c示出了一种旋翼式无人机,其具有四个旋翼11,每个旋翼11由电机12、桨座13和两片桨叶14组成。如图1d所示,每个旋翼11组装时,首先将桨叶14放置在桨座13上相应位置,保证桨叶14上的连接孔与桨座13上的连接孔对齐,之后插入螺钉15,将桨叶14和桨座13一起锁定在电机12上的螺纹孔中。
在这样的安装方式中,无论是厂商还是用户自行组装,均需先对准相应的孔位才能将电机12、桨座13和桨叶14连接在一起,操作非常不便。而且若由用户自行组装电机12、桨座13和桨叶14,还存在着包装琐碎、容易出错等问题,不利于出货管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无人机及其桨叶转动组件和转动系统,以简化便携式无人机在组装以及更换时的操作过程,且在用户使用前便将桨叶转动组件装配在一起,一旦用户需要更换损坏的桨叶时,只需整体更换桨叶转动组件即可,避免了因单独更换桨叶对桨座以及电机所造成的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桨叶转动组件,用于便携式无人机,其包括桨座、桨叶和连接轴,所述桨座上设有贯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桨叶上设有贯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其中,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过盈配合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间隙配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具有上半段以及用于靠近电机的下半段,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上半段以及所述下半段之间,且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上半段间隙配合并与所述下半段过盈配合。
可选的,所述连接轴至少具有第一段以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一部分与所述上半段间隙配合,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段设置有滚花,所述第二段的全部与所述下半段过盈配合,且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下半段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上半段的孔径小于所述下半段的孔径,所述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下半段、第二连接孔以及上半段;或者,所述第一段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段的直径,且所述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上半段、第二连接孔以及下半段,所述连接轴还具有与所述第二段相连的第三段,所述第三段与所述下半段间隙配合。
可选的,所述滚花沿所述连接轴轴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段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桨座上还设置有非贯通的中心孔,且所述连接轴为中空结构。
可选的,所述连接轴具有内螺纹。
可选的,所述桨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上半段相连的沉头孔。
可选的,所述连接轴的数量为多根,每根连接轴上套设有一个桨叶,所述桨座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对称设置在所述桨座上。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转动系统,其包括电机以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桨叶转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轴内的紧固件;
其中,所述电机包括壳体以及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固设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驱动轴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桨座固连;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紧固件的一端与该螺纹孔螺纹配合,另一端至少与所述桨座相结合。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无人机,包括可折叠的机身以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动系统,所述转动系统为多个,多个所述转动系统均与所述机身连接。
综上,为了便于用户组装,以及便于用户更换损坏的桨叶,在将便携式无人机出货之前,本实用新型可预先通过生产端(比如工厂)将桨叶和桨座装配在一起,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包装数量,提升出货包装的美观性,而且不容易包装出错,便于生产管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桨座过盈配合的连接轴实现了桨座与桨叶的组装,使得桨叶、桨座和连接轴形成了整体,这样一来,相比于一体成型的桨叶和桨座以及其他实现桨座和桨叶连接的方式,过盈配合所能实现的结构更为简单,且组装更为方便、快速,尤其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的旋翼式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所示的旋翼式无人机的旋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1c是图1b所示的旋翼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优尼电能运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优尼电能运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3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翼型结构的变距多旋翼无人机
- 下一篇:飞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