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船舶防撞防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6163.4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9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严仁军;崔进;李伦;何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43/18 | 分类号: | B63B43/1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船舶 防撞防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船舶防撞防倾装置。
背景技术
每年的7至10月份是我国沿海地区的台风高发期,防台期间,船舶会进港避风。由于渔船、游艇这类小型船舶吨位小、干舷低且结构强度较弱,而且其停靠的码头配套防护措施不足,在台风强劲风浪作用下,依然会在港口中发生损坏。
在风浪的作用下,船舶可能会与码头的岸壁发生碰撞造成船壳板的损伤,也可能会被走锚或缆绳断裂的船舶或其他水上建筑撞击而损坏。此外,在强劲风浪环境下,船舶的稳性恶化,可能造成翻船沉没事故。
因此,在台风期对进港避风的船舶进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现有的防护措施主要有码头岸壁的轮胎和船体护舷材,但在台风强劲风浪作用下,它们的保护作用十分有限。因此有必要开发设计一种形式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保护作用明显的兼具防撞和防倾覆功能的船舶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靠港的小型船舶在台风期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的问题,提供一种小型船舶防撞防倾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型船舶防撞防倾装置,包括2个连接基座、2个平行设置的∠型支架、1个环形气囊、2个缓冲板、1个连接横杆,每个∠型支架包括杆一和杆二,2个∠型支架的拐角处通过连接横杆连接,环形气囊套设在连接横杆上,连接基座焊接在甲板边板上,杆二远离拐角的一端和连接基座铰接,杆一远离拐角的一端和缓冲板背离船舶的一面铰接,缓冲板靠近船舶的一面设置有橡胶垫。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连接基座由基座腹板、连接销孔板、矩形肘板、三角形肘板和限位块一组成,连接销孔板开设有连接销孔,基座腹板焊接在甲板边板上,连接销孔板焊接在基座腹板上,限位块一焊接在连接销孔上,矩形肘板焊接在连接销孔板之间,三角形肘板焊接在连接销孔板两侧与下端。
根据上述方案,在所述∠型支架的杆一远离拐角的一端、杆二远离拐角的一端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杆。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缓冲板背离船舶的一面设置有球形嵌槽,杆一远离拐角的一端为钢珠,钢珠嵌入球形嵌槽中。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型支架的杆二和杆一的角度为45°。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环形气囊外径为1m。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杆二远离拐角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销孔板上的连接销孔配合的圆孔,在杆二的圆孔两侧存在限位块二,限位块二与限位块一配合,插销穿过杆二上的圆孔及连接销孔板上的连接销孔。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小型船舶两侧,在小型船舶大角度倾斜时,环形气囊提供额外的回复力矩,借助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的配合将小型船舶扶正;
2.在小型船舶受到撞击时,环形气囊减缓冲击载荷,借助∠型支架和缓冲板,撞击时的集中力变为分布力,降低作用在船体上的压强,减少了撞击对小型船舶结构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通过插销与焊在船体上的连接基座连接,安装拆卸简便,同时本实用新型可组合使用,根据船舶大小的变化,可多组一起应用,满足不同船舶的安全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基座及插销零件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缓冲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限位块配合图;
图中:1-连接基座,11-基座腹板,12-连接销孔板,13-矩形肘板,14-三角形肘板,15-限位块一,2-∠型支架,21-杆一,22-杆二,221-限位块二,3-环形气囊,4-缓冲板,41-橡胶垫,42-球形嵌槽,5-连接横杆,6-甲板边板,7-船体舷侧板,8-加强杆,9-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型船舶防撞防倾装置,包括2个连接基座1、2个平行设置的∠型支架2、1个环形气囊3、2个缓冲板4、1个连接横杆5,每个∠型支架2包括杆一21和杆二22,2个∠型支架2的拐角处通过连接横杆5连接,环形气囊3套设在连接横杆5上,缓冲板4靠近船舶的一面设置有橡胶垫41,杆二22远离拐角的一端和连接基座1铰接,杆一21远离拐角的一端和缓冲板4背离船舶的一面铰接。
连接横杆5的长度为船舶的一个肋距长,截面为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61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