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水位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7194.1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6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39/12 | 分类号: | B63B39/12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32242 | 代理人: | 何红梅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水位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位测量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船舶水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船舶货运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非正常损耗的吨位出入,因运输的船舶不像卡车,可以上地磅称重,故没有很好的称重方法,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物流处,长此以往,将会给公司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船舶水位测量装置[申请号:CN201620811269.2],包括:U型管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U型管本体的右侧竖管开有一组水流通孔,所述的水流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的U型管本体的左侧竖管设置一组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的探头与一组压力传感器的探头,所述的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的探头与压力传感器的探头相间设置,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的探头相应的U型管本体开有导线通孔,所述的导线通孔内穿过导线,所述的导线与导线通孔之间设置密封圈,所述的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的探头与压力传感器的探头的导线均连接数据收集箱,所述的数据收集箱内装入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包括稳压电源,所述的稳压电源向压力传感器、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A/D转换器与单片机供电,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非接触式水位传感器均向A/D转换器传递信号,所述的A/D转换器向单片机传递信号,所述的单片机向液晶显示屏与报警电路传递信号。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设计仍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测量准确性高的船舶水位测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船舶水位测量装置,所述船舶水位测量装置包括第一竖管、连接管、第二竖管、控制器、液晶显示屏和报警器,所述第一竖管设于船舶本体内,第二竖管设于船舶本体外,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底端由贯穿船舶本体的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竖管内设有浮球;所述第一竖管的外壁上开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报警器,所述第二竖管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进水通孔,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内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组红外探测器,相邻两组红外探测器的间距相等,每组红外探测器包括一个红外发射器和一个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相对设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液晶显示屏和报警器相连接;所述第一竖管的顶部设有螺纹,第一竖管顶部通过螺纹旋接有封盖;所述第一竖管顶部通过螺纹旋接有加压管,加压管连接有增压泵。
在上述的船舶水位测量装置中,所述浮球的直径等于相邻两组红外探测器的间距。
在上述的船舶水位测量装置中,所述连通管的内径小于浮球的直径。
在上述的船舶水位测量装置中,所述红外发射器的输出端通过电连接线与红外接收器相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通过信号放大器与控制器连接。
在上述的船舶水位测量装置中,所述连通管外套设有密封圈。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船舶的停靠装货时需要对船舶的吃水线进行监测,测量准确性高,减少超载现象保证船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因超载造成的沉船事故,有效保证船舶的运输安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第一竖管顶部通过螺纹旋接有加压管,加压管连接有增压泵,在进水通孔被杂质堵塞时,可从第一竖管的顶部取出浮球,然后打开增压泵,向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内压入空气,利用空气的压力将进水通孔吹通,无需人工清理杂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船舶水位测量装置应用于船舶上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竖管、2第二竖管、3连接管、4红外发射器、5红外接收器、6浮球、7进水通孔、8封盖、9密封圈、10船舶本体、11加压管、12增压泵、13控制器、14液晶显示屏、15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71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头模组测试辅助拆卸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收发信机本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