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借助电磁换向阀控制液压缸实现变速器变速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0141.7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2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军;杨玉娥;安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61/30 | 分类号: | F16H61/30;F16H63/32;F16H61/4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借助 电磁 换向 控制 液压缸 实现 变速器 变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液压缸和齿轮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磁阀控制液压缸往复运动,带动拨叉运动实现液控换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工程机械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工程建设中。人们对于换挡设备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动力换挡系统在国内工程机械中应用越来越广,尤其在农用机械中发展潜力巨大。液力换挡变速箱系统的重要性在于换挡过程的快速性和平稳性,通过液压换挡系统中的单向阀来保证稳步增压,推动活塞杆稳定运动。然而,在很多工程情况下可以借助液压提供动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因此,采取合理的控制结构来实现活塞杆稳定往复运动至关重要。
现存换挡方式主要采用手动换挡,手柄手动变速器也称手动挡,通过用手拨动变速杆改变变速器内的不同齿轮间的啮合,改变传动比,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其缺点是操作复杂,需要左脚控制离合器踏板配合换挡,换挡过程会出现杂音,缩小驾驶室可用面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工程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液压换挡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PLC做开关逻辑控制,当按下任意一挡后,液压系统进行相应的动作,若再按下其他任意按钮,由于PLC锁定,液压系统不进行任何动作,液压系统仍然执行第一次开关相对应功能指令,除非第一次开关关闭,才能执行下一开关功能指令。
本实用新型采用A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B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设计,在换挡时,向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发送一个特定时长的驱动电流,使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处于左侧或右侧工作位,主油路液压油经过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进入液压缸,在液力推动下,活塞运动,由于活塞与活塞杆为同一元件,活塞杆带动拨叉往复运动,使拨叉和不同齿轮组啮合,实现齿轮变速传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倒一挡齿轮组,二三挡齿轮组,倒一挡拨叉(17),二三挡拨叉(11),液压缸Ⅰ(6)和液压缸Ⅱ(7),A和B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两个齿轮组分别固定在输入轴(5)和输出轴(4),倒一挡拨叉(17)通过左右运动,带动结合套分别与一挡齿轮结合齿圈(16)、倒挡齿轮结合齿圈(18)啮合,实现齿轮变速传动;二三挡拨叉(11)通过左右运动,带动结合套分别与二挡齿轮结合齿圈(10)和三挡齿轮结合齿圈(12)啮合,实现齿轮变速传动。圆锥滚子轴承通过箱体和定位套定位,倒挡从动齿轮(1)安装在输出轴(4)大端,与输出轴同心,通过平键定位;输出轴上有两个齿轮为轴齿轮,倒挡主动齿轮(19)通过衬套和圆锥滚子轴承定位;一挡主动齿轮(15)与轴齿轮啮合,通过轴肩定位。二挡主动齿轮(9)、二挡主动齿轮结合齿圈(10)、三挡主动齿轮结合套(12)和三挡主动齿轮(13)安装在输入轴(5)的小端,二挡主动齿轮(9)和三挡主动齿轮(13)与输出轴(4)小端上齿轮(3)和齿轮轴啮合,三挡主动齿轮(13)通过轴肩定位,一挡主动齿轮(15)、一挡主动齿轮结合齿圈(16)、倒挡主动齿轮结合套(18)和倒挡主动齿轮(19)安装在输入轴(5)的小端,一挡主动齿轮(15)和倒挡主动齿轮(19)与输出轴(4)大端轴齿轮和倒挡从动齿轮(1)啮合,倒挡主动齿轮(19)通过衬套和圆锥滚子轴承定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倒一换挡拨叉 (17)与活塞杆(8)为固定销连接,活塞杆(8)和液压缸Ⅰ(6)内活塞为一个元件,液压缸Ⅰ(6)左拉耳和液压缸Ⅱ(7)左拉耳与箱体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1.通过A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B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来调节液压油的流动方向,缓和液压冲击,减小充油时间,提高换挡效率;2.采用液压驱动设计,使液压油驱动活塞运动,实现更稳定的驱动换挡过程,避免出现换挡失误或掉挡现象;3.突破空间限制,可以远距离控制挡位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控制液压缸实现变速器变速设备流程示意图;
图2是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控制液压回路;
图3是液压换挡的变速器三维结构图;
图4是变速器倒一挡拨叉三维结构图;
图5是变速器二三挡拨叉三维结构图;
图6是活塞杆三维结构图;
图7是液压缸与拨叉装配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01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喷机变速箱换挡保护装置
- 下一篇:机箱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