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成分标定仪组网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9239.2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0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滨;吴伟;徐士厚;王鹏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海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84/18;G01N33/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成分 标定 组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备组网,尤其涉及一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成分标定仪组网,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611152375.5揭示了一种灌注桩超灌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这一专利中的技术方案主要是想通过传感器检测混凝土泥浆中的水分含量,进而判断混凝土是否已达到设定标高、并在达到设定标高后及时报警,以提醒作业人员停止灌注混凝土。在理想状态下,上述专利中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保证灌注桩的有效灌注高度。
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发现,由于施工地点、混凝土厂家、混凝土种类等因素的差异,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成分均不尽相同。因此在灌注桩超灌监测装置的监测工作过程中,其监测的预警、报警值均会产生偏差,从而严重地影响了上述灌注桩超灌监测装置的使用效果。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所述灌注桩超灌监测装置前增加一个混凝土成分含量标定的步骤,再根据标定结果对所述灌注桩超灌监测装置进行参数调整,使其适应该建筑工地的混凝土参数。但是,这样的标定操作又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
具体而言,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标定设备在其使用过程中一般都相对独立,当需要使用到多台监测装置时,则每一台设备都需要单独进行一次标定操作,这样一来无疑大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此外,由于目前这种设备间相对独立的设置方式,也使得使用者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无法统一管理整个项目的标定值,从而无法监管不规范的标定操作。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以自动化、整体化的方式实现对整个建筑项目中混凝土成分含量的标定操作,且能够实现对标定结果远程监管的混凝土成分标定仪组网,就成为了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成分标定仪组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混凝土成分标定仪组网,包括至少一台、用于获取混凝土的特征值的混凝土成分标定仪,以及至少一台、用于实现对混凝土灌注高度监测的监测传感器,所述混凝土成分标定仪与监测传感器相匹配;还包括用于实现标定结果接收及反馈的服务器,所述混凝土成分标定仪与监测传感器均与所述服务器相连接,所述服务器还与移动终端设备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成分标定仪包括设备主机,以及借助于数据传输线与所述设备主机相连接的检测传感器,所述设备主机包括一设备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设备外壳内的多个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用于数据处理的中控组件,用于为设备整体提供电力的电源组件,用于人机交互操作的交互组件,以及用于数据传输反馈的通信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交互组件及通信组件均与所述中控组件电性连接并受其控制。
优选地,所述中控组件包括用于数据接收、处理、运算及对外围器件进行控制的微处理器,用于数据存储的电可擦只读存储器,以及用于生成系统时钟的晶振,所述检测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并实现数据交互。
优选地,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用于设备电源管理的电源管理芯片,用于从外部向设备供电的电源适配器,以及用于从内部向设备供电的锂电池,所述电源适配器及锂电池均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交互组件包括为使用者提供操作提示的指示灯模块以及供使用者操作的按键模块;所述指示灯模块包括充电指示灯、电源指示灯及标定指示灯,所述充电指示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指示灯及标定指示灯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按键模块包括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性连接的电源开关键,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标定按键。
优选地,所述通信组件包括4G LTE模块、SIM卡以及LTE天线,所述4G LTE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SIM卡及LTE天线均与所述4G LTE模块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监测传感器为灌注桩超灌监测装置。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成分标定仪、监测传感器以及移动终端设备均与所述服务器无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海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海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92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