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性好的汽车座椅上横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4701.7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7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104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2014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性 汽车座椅 上横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安全性好的汽车座椅上横板。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广泛普及,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座椅是汽车的一个重要配件,其安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这就要求汽车座椅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保证变形最小,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回弹性能,能够吸收变形,减少碰撞时直接传递到消费者身上的碰撞能量。特别是保护消费者的头部在遇到撞击时不承受座椅变形带来的冲击力。
上横板是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中的一个连接件,它和左右侧板、下横板焊接后形成座椅靠背骨架的支撑外框。上横板的结构强度和回弹性能直接关系到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的安全性,因此,设计一种安全性好的汽车座椅上横板,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回弹性能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好的汽车座椅上横板,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回弹性能,能够提高汽车座椅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安全性好的汽车座椅上横板,所述上横板为一体成型的弧形结构,具有U型的横截面,包括弧形的面板和面板两端的侧板,所述面板的顶部通过圆弧形的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折边,底部通过圆弧形的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的末端分别具有进一步向下并向内弯曲的第一钩状部和第二钩状部;
所述面板包括中部的第一面板,对称位于所述第一面板两侧的弧形的第二面板及分别与所述第二面板对称连接的第三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形成向前弯曲的弧形;
所述第二面板上具有两条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分别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分别延伸至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折边上对称开设两个第一垂直安装孔,所述第二折边上对称开设两个第二垂直安装孔,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垂直安装孔与第二垂直安装孔处于相同的垂直中心线上;
所述第二面板上对称开设两个水平安装孔,所述水平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末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面板上对称开设两个装饰孔,所述第一折边上对称开设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折边上对称开设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面板的下方对称开设两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钩状部上开设若干个第四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垂直安装孔的内侧,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垂直安装孔的内侧;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折边包括中部的第一水平部分和两端的第一弧形部分,所述第二折边包括中部的第二水平部分和两端的第二弧形部分,所述第二弧形部分上对称开设两个第五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垂直安装孔和第二垂直安装孔向内凹陷,外缘具有安装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上横板,面板的两端具有侧板,通过侧板与汽车座椅骨架焊接,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末端具有进一步向下并向内弯曲的第一钩状部和第二钩状部,通过第一钩状部和第二钩状部将上横板稳固地安装在汽车座椅骨架上。上横板采用这样的翻边结构,减少了材料成形时产生的内应力,提高了上横板的抗变形强度,极大地提高了汽车座椅的安全性。
2)上横板的接触面均为弧形,其上开设若干个通孔,通孔为翻孔,可明显减轻上横板的重量及提高内应力的释放,提高上横板的回弹性能,进一步提高了汽车座椅的安全性。
3)在第二面板上对称设置加强筋,同时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分别设置延伸至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上的加强筋,使上横板具有良好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汽车座椅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上横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上横板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上横板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上横板的结构示意图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上横板的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6是图2的B-B向视图。
图7是图2的C-C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47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电超声换能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减震式振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