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频功放用开关电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2836.3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0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长;李国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昌音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7 | 分类号: | H02M3/337;H02M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44254 | 代理人: | 李肇伟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功放 开关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放,尤其是一种高频功放用开关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几乎所有的开关电源产品都是靠输出直流的电压、经负载消耗能量的大小反馈回来去改变开关管的脉冲宽度来调整事项稳压的目的。对于大功率的高频功放来说,由于需要输出瞬态的大电流,开关管关断后,开关管上的电压无法快速释放,会导致开关管发热,进而耗能更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频功放用开关电源电路,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输出,降低开关管的发热和能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频功放用开关电源电路,包括升压振荡芯片U1、推挽电路和升压输出电路;开关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入端通过磁珠L2与升压振荡芯片U1的引脚VC连接,磁珠L2与引脚VC连接的一端通过二极管D12与升压振荡芯片U1的引脚VCC连接,电容CL3和电容C1的正极均与引脚VCC连接,电容CL3和电容C1的负极接地;所述升压输出电路包括变压器T1和若干与变压器T1次级线圈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推挽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MOS管Q3和MOS管Q4;电压输入端通过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与MOS管Q3的漏极连接,MOS管Q3的源极接地,MOS管Q3的栅极分别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升压振动芯片U1的输出引脚OUTA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压输入端通过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与MOS管Q4的漏极连接,MOS管Q4的源极接地,MOS管Q4的栅极分别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升压振动芯片U1的输出引脚OUTB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推挽电路中加入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当升压振动芯片U1的输出引脚OUTA输出高电平时,MOS管Q3导通,输入电流经过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后流到MOS管Q3,当升压振动芯片U1的输出引脚OUTA输出低电平时,MOS管Q3截止,MOS管本身存在的电能通过三极管Q1快速的释放,进而能够降低MOS管Q3的发热;同理,MOS管Q4也可以通过三极管Q2进行放电。
作为改进,电压输入端分别与电容C4的正极和电容C5的正极连接,电容C4的负极和电容C5的负极接地。
作为改进,所述MOS管Q3的漏极依次通过电容C31和电阻R11后接地;所述MOS管Q4的漏极依次通过电容C32和电阻R22后接地。
作为改进,所述升压振动芯片U1的型号为SG352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MOS管关断后,其自身存在的电压通过三极管进行快速放电,有助于降低MOS管的发热和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昌音响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昌音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2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