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自动系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2628.3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6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强;周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21/02 | 分类号: | B63B21/02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106 | 代理人: | 杨康星 |
地址: | 316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自动 系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与码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船舶自动系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船舶与码头相撞,通常在码头停靠岸侧壁上固定报废的轮胎或其它橡胶物件作为防撞减震装置,这种防撞装置对船舶有一定的安全防护作用。但该防撞减压装置存在着很多缺陷:在船舶靠岸时,由于船舶还处于运动中,而防撞减震装置是固定的,船舶只有靠近岸边时,才起到保护作用,缓冲距离短、作用时间短,船舶的冲击力很大,在防撞减震装置与船舶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依然会对船舶表面造成损伤;固定的防撞减震装置对快速停靠码头的船舶起到的保护作用有限,特别是较强横向风作用下,船舶停靠速度过快时往往无法有效保护船身和前方桩台;废旧轮胎外观难看,影响水域景观,并且容易落入水中造成水质污染。
为改良上述情况,部分新码头或老码头改造时,出现了一些具有自主动力的船舶离靠泊装置,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6012977A的专利,码头上安装有液压缸,船舷上安装与液压缸活塞杆接触的接触装置,然后通过活塞杆的收缩可完成船舶靠岸,但接触装置安装在船舷上既不方便工作人员维护又容易受到海浪侵蚀而降低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安装在船舷上并与活塞杆接触的接触装置既不方便工作人员维护又容易受到海浪侵蚀而降低使用寿命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船舶自动系泊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船舶自动系泊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液压缸,以及控制所述液压缸动作的操作中心,所述液压缸包括缸体与活塞杆,所述缸体的尾部铰接在码头上,所述码头上设有带动所述缸体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活塞杆的端头连接有与船舷接触的接触装置,所述接触装置具有固定船舷的第一位置与松开船舷的第二位置。
所述接触装置由外向内依次包括与活塞杆连接的连接层、缓冲层以及磁力层,所述磁力层的磁力大小可变。
所述磁力层为自动永磁吸盘,所述自动永磁吸盘处于第一位置时产生磁力,处于第二位置时失去磁力。
所述磁力层为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断电失去磁力。
所述缓冲层为弹簧减震器。
所述活塞杆的端头为球头,所述活塞杆与连接层为球窝连接。
所述码头上设有至少一个导轨,所述缸体的尾部铰接在导轨上,所述导轨两端设有带动缸体水平移动的动力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当船舶靠岸时,活塞杆上的接触装置与船舷贴合,并固定住船舶;当船舶要离岸时,活塞杆伸长将船舶推离码头,并让接触装置与船舷松开;当系泊装置处于不工作状态时,只需要转动机构拉起液压缸即可,既能方便工作人员维护,又不易受到海浪侵蚀,保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触装置放大的示意图。
码头01、液压缸1、缸体11、活塞杆12、球头13、操作中心2、转动机构3、接触装置4、连接层41、缓冲层42、磁力层43、导轨5、动力机构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所示,船舶自动系泊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液压缸1,以及控制所述液压缸1动作的操作中心2,所述液压缸1包括缸体11与活塞杆12,所述缸体11的尾部铰接在码头01上,所述码头01上设有带动所述缸体11转动的转动机构3,所述活塞杆12的端头连接有与船舷接触的接触装置4,所述接触装置4具有固定船舷的第一位置与松开船舷的第二位置。当船舶靠岸时,活塞杆12上的接触装置4与船舷贴合,并固定住船舶;当船舶要离岸时,活塞杆伸长12将船舶推离码头,并让接触装置4与船舷松开;当系泊装置处于不工作状态时,只需要转动机构拉起液压缸1即可,既能方便工作人员维护,又不易受到海浪侵蚀,保证使用寿命。
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接触装置4由外向内依次包括与活塞杆12连接的连接层41、缓冲层42以及磁力层43,所述磁力层43的磁力的大小可变。缓冲层42可保护液压缸1,磁力大小可变的磁力层可保证船舶顺利离岸和靠岸。
实施例一中,如图3所示,所述磁力层43为自动永磁吸盘,所述自动永磁吸盘处于第一位置时产生磁力,处于第二位置时失去磁力。自动永磁吸盘不用电既可以使用,省去供电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2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