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器进气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6725.3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1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芮志英;张恒;李正平;于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沃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2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器进气 接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压器进气接管。
背景技术
增压器进气接管是发动机增压器与空气过滤器之间的连接管,一般进气接管的两端的管径是根据各自相连的接管直径而进行设计的。传统的进气接管由普通钢管和钢板焊接而成,其管尺寸准确度较高、偏差范围比较小,与之配合的相关件尺寸准确度要求也都比较高,安装的机型比较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增压器进气接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柴油机进气接管,包括进气管主体,所述进气管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缩口部、弯管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弯管部之间通过缩口部连接,所述缩口部呈圆弧状,其与第一连接部之间呈70—80°角,所述弯管部背离缩口部一侧与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弯管部的孔径与缩口部与之连接部分的孔径相等,并大于第一连接部的孔径,所述弯管部为其弧度可调的波纹管,所述第二连接部背离弯管部一侧连接有法兰盘,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孔径与弯管部的孔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缩口部内设有一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将所述弯管部的内腔分割成两个流道,所述弧形挡板的弯曲弧度与缩口部的弯曲弧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缩口部之间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弯管部分别与缩口部以及第二连接部卡接,其卡接处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缩口部外部一体成型有多根弧状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弯曲弧度与缩口部的弯曲弧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装配快捷,且弯管部在一定角度内可以任意调整,与之配合的相关件空间布置尺寸要求准确度降低,可以安装的类似机型种类多,灵活性大,从而也降低了零部件匹配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增压器进气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缩口部所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增压器进气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缩口部所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增压器进气接管,包括进气管主体,所述进气管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1、缩口部2、弯管部3和第二连接部4,所述第一连接部1与弯管部3之间通过缩口部2连接,所述缩口部2呈圆弧状,其与第一连接部1之间呈70—80°角,所述弯管部3背离缩口部一侧与第二连接部4连接,所述弯管部3的孔径与缩口部2与之连接部分的孔径相等,并大于第一连接部1的孔径,所述弯管部3为其弧度可调的波纹管,所述第二连接部4背离弯管部3一侧连接有法兰盘5,所述第二连接部4的孔径与弯管部3的孔径相等。
气流通过第一连接部1进入缩口部2,由于弯管部3近似垂直于第一连接部1,气流通过缩口部2易导致紊流现象的发生。因此,所述缩口部2内设有一弧形挡板7,所述弧形挡板7将所述弯管部2的内腔分割成两个流道,所述弧形挡板7的弯曲弧度与缩口部2的弯曲弧度相等。
为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装配效率,所述第一连接部1与缩口部2之间一体成型。
此外,所述弯管部3分别与缩口部2以及第二连接部4卡接,其卡接处设有密封圈,能够有效提高弯管部3与缩口部2以及第二连接部4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外部空气未经过滤进入该进气接管内,从而影响柴油机的正常运作。
气流通过缩口部2时会不断地对缩口部2进行冲击,为提高缩口部2 的机械强度,防止进气接管发生破裂,在所述缩口部2外部一体成型有多根弧状加强筋8,所述加强筋8的弯曲弧度与缩口部2的弯曲弧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增压器进气接管,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装配快捷,且弯管部在一定角度内可以任意调整,与之配合的相关件空间布置尺寸要求准确度降低,可以安装的类似机型种类多,灵活性大,从而也降低了零部件匹配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沃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沃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67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粗滤器结构的连接底座总成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进气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