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B型独立菱形液货舱底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6914.8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4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柳卫东;郑双燕;何儒;柳一点;李梦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1/04 | 分类号: | B63B11/04;B63B2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曹文衔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 菱形 货舱 底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化气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型独立菱形液货舱底部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IMO(船舶代码)B型独立菱形液货舱底部一般都是水平设计。在实际运营中,由于船舶的纵倾和横倾的影响,卸货时液货经常残留在液货舱的底板上,无法全部汇入到集液阱中,这直接影响到深井泵的工作效率,从而延长了港口的卸货时间。既然船舶的纵倾和横倾都是无法避免的,那如何克服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港口的卸货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港口的卸货效率的B型独立菱形液货舱底部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B型独立菱形液货舱底部结构,所述液货舱的底面设有集液阱,液货舱的底面包括至少四块底板,所有底板拼接让底面从上到下形成一个漏斗状结构,在漏斗状结构的最低处设有所述集液阱。
优选地,液货舱的底面包括前底板、后底板、左底板和右底板,所述前底板、后底板、左底板和右底板均从液货舱底面边缘向集液阱一侧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前底板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α1,α1的范围是0°<α1≤1°。
进一步地,所述后底板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α2,α2的范围是0°<α2≤1.5°。
进一步地,所述左底板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β1,β1的范围是0°<β1≤4°。
进一步地,所述右底板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β2,β2的范围是0°<β2≤4°。
优选地,所述集液阱靠近液货舱的艉部位置。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B型独立菱形液货舱底部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B型独立菱形液货舱底部设计为漏斗状结构,集液阱位于漏斗状结构的最低点位置,即底板均倾斜设置,底板在预设的倾斜角度范围内确保即使船舶发生了纵倾和横倾,可以液货依靠自身重力作用顺利汇入到集液阱内,而不至于残留在底板上,提高了深井泵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在港口卸货的时间。同时,优选的角度还可以避免过多的损失舱容,增加了该设计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液化气船和液货舱的结构图。
图2为液化气船和液货舱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液货舱底面的示意图。
图中:
1液货舱11 前底板
12 后底板13 左底板
14 右底板2集液阱
10 船体101内底
102集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B型独立菱形液货舱底部结构,如图1-图4所示,所述液货舱1的底面设有集液阱2,在船体10的内底101设有与集液阱2位置相对应的集液槽102,通过集液槽将泄漏的液货集中处理。本实用新型的液货舱1底面包括至少四块底板,所有底板拼接让底面从上到下形成一个漏斗状结构,在漏斗状结构的最低处设有所述集液阱2,因为液货舱的底面呈漏斗状结构,因此液货舱1中的液货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沿斜面汇集到集液阱2中,进而便于深井泵将液货抽出液货舱1。
结合图1-图4,在本实施例中,液货舱1的底面包括前底板11、后底板12、左底板13和右底板14,所述前底板11、后底板12、左底板13和右底板14均从液货舱底面边缘向集液阱一侧倾斜。前底板11、后底板12、左底板13和右底板14的平面位置示意图参考图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69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度梯度阻性填充式复合吸声板
- 下一篇:甲板油舱独立空气管防溢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