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承载惰轮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5383.2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1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侯广猛;李翊;殷浩东;杨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57/04;F16C19/2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轮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变速箱用大承载惰轮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机械变速箱为了实现不同的输出方向,基本采用的方案是增加一惰轮,惰轮与两个齿轮啮合,改变被动齿轮的转动方向使之与主动齿轮相同。惰轮在主动轮与被动轮之间承载着两个方向的力,惰轮所承受的力是主动轮与被动轮的叠加合力。惰轮与惰轮轴之间的相对转动通常采用轴承承载,实际生产中,由于合力较大且结构限制,经常导致惰轮轴的损坏而导致变速箱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承载惰轮轴结构,该惰轮轴结构采用大承载结构,可靠性高,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一种大承载惰轮轴结构,包括箱体、惰轮轴、螺栓、密封圈、惰轮、挡圈、隔环、滚柱、弹性销、螺栓和压板,惰轮轴安装于箱体上,利用螺栓紧固,惰轮轴与惰轮之间采用双排滚柱承载,惰轮轴上具有槽,并安装密封圈,两排滚柱之间用隔环间隔,隔环安装于惰轮孔内,利用挡圈定位。
惰轮轴上还具有油道槽和油道,润滑油液通过该油道为滚柱提供强制润滑。
压板利用螺栓安装于惰轮轴的内侧面内并用弹性销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惰轮轴和惰轮之间的滚柱相对于普通轴承直径小,同样的空间下可以有效的节省径向尺寸,相对加大惰轮轴直径尺寸,相同外径的滚柱较带内外圈的轴承承载能力更大,这样大大加大此结构的承载能力,油道的喷油润滑同样也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另外此结构相对简单,在装配中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箱体,2、惰轮轴,3、螺栓,4、密封圈,5、惰轮,6、挡圈,7、隔环,8、滚柱,9、弹性销,10、螺栓,11、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承载惰轮轴结构,由1箱体、2惰轮轴、3螺栓、4密封圈、5惰轮、6挡圈、7隔环、8滚柱、9弹性销、10螺栓、11压板装配组成;2惰轮轴安装于1箱体上,利用3螺栓紧固,2惰轮轴与1箱体刚性连接;2惰轮轴上具有槽,安装一个4密封圈用于密封;2惰轮轴与5惰轮之间采用双排8滚柱承载,两排8滚柱之间用7隔环间隔,7隔环和5惰轮上均具有一个挡圈槽,7隔环安装于5惰轮孔内,利用6挡圈定位;11压板利用10螺栓安装于2惰轮轴的内侧面内并用9弹性销连接,防止11压板转动。2惰轮轴上还具有油道槽和油道,油液从1箱体上进入2惰轮轴然后经过油道为8滚柱、5惰轮和2惰轮轴三者之间的工作面冷却和润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53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效果盘转换机构
- 下一篇:自带轴承润滑结构的变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