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测制动力的减速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1259.0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5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振华;蒋聪韬;宁波威力达铁路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7/02 | 分类号: | B61K7/02;G01L5/28 |
代理公司: | 宁波江东全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2 | 代理人: | 徐芙姗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测 制动 减速 | ||
1.一种自测制动力的减速顶,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油缸(2),所述油缸(2)能相对于壳体(1)上下运动,所述油缸(2)为中空的缸体,并且油缸(2)的内插入设有活塞杆(3),所述活塞杆(3)的底部穿过所述油缸(2)并且位于壳体(1)的内侧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的底部连接有测力机构(4),所述活塞杆(3)在受到来自油缸(2)的压力后能够压缩测力机构(4)进而向下产生位移,所述测力机构(4)通过检测活塞杆(3)的受力位移并且传送至与其连接的工作状态显示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测制动力的减速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机构(4)包括与活塞杆(3)轴向固定连接的固定托架(41),以及固定在壳体(1)底部内侧的底板(42),所述固定托架(41)和底板(42)之间的活塞杆(3)的外侧套设有弹性机构(4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测制动力的减速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显示机构包括与固定托架(41)的下表面抵接的拐臂(51),所述拐臂(5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1)位于外侧并且与设置在壳体(1)外上下设置的活动轴(52)上的卡口(521)卡接,所述活动轴(52)的下方设有弹簧(53)使得所述活动轴(52)具有始终向上的趋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测制动力的减速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52)的上方设有显示模块(7),所述显示模块(7)包括下方开口的透明框架,以及与活动轴(52)的顶部固定的显示标识,所述活动轴(52)在所述拐臂(51)松开所述卡口(521)后向上运动,使得所述显示标识进入所述透明框架进行显示。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测制动力的减速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52)、弹簧(53)以及所述拐臂(51)的外侧端均位于固定于所述壳体(1)外侧的固定架(6)内,所述壳体(1)上设有开口供所述拐臂(51)穿过,所述卡口(521)为向着所述拐臂(51)的缺口,所述缺口的上表面为向着缺口内侧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拐臂(51)的外侧端为与该缺口相匹配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测制动力的减速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显示机构包括与固定托架(41)固定连接的微动开关(56);或者所述工作状态显示机构包括与固定托架(41)的下表面抵接的拐臂(51),所述拐臂(5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外侧并且设有磁钢(512),所述壳体(1)外侧与所述磁钢(512)相对的位置设有霍尔元件(57)。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测制动力的减速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托架(41)包括与活塞杆(3)固定套接的套接部(411),以及位于套接部(411)顶部水平的固定板(412),所述固定板(412)的下表面设有凹槽(413),所述底板(42)中心设有供活塞杆(3)插入的开孔(421),并且包括水平延伸的底面(422),所述凹槽(413)内设有所述弹性机构(43),所述凹槽和弹性机构均沿固定托架(41)和底板(42)的周向均匀设有多个。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测制动力的减速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托架(41)包括与活塞杆(3)固定套接的套接部(411),以及位于套接部(411)顶部水平的固定板(412),所述底板(42)中心设有供活塞杆(3)插入的开孔(421),所述套接部(411)的底部插入位于所述开孔(421)内并且所述套接部(411)的底端从下向上铆压向外形成翻边连接所述固定托架(41)和底板(4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测制动力的减速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机构(4)包括固定于壳体(1)底部的内部油缸(44),所述内部油缸(44)的顶板(441)与所述活塞杆(3)固定连接并且随着活塞杆(3)移动,所述内部油缸(44)的底部通过一管道(54)连接至位于壳体(1)外侧的外侧油缸(55),所述外侧油缸(55)的顶部连接设有活动轴(5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测制动力的减速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油缸(55)的顶部为一活动杆(551),所述活动杆(551)与活动轴(52)之间设有传递弹簧(5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振华;蒋聪韬;宁波威力达铁路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周振华;蒋聪韬;宁波威力达铁路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12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箱轨道车车轮限速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机械式客车上水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