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地铁施工道床混凝土浇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2084.7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1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光辉;张旭;冯恺;张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00 | 分类号: | E01B2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张峻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地铁 施工 道床 混凝土 浇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备技术革新领域,尤其是涉及轨道工程的地下线中心水沟整体道床浇筑工序。
背景技术
目前道床浇筑作为国内地铁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序,主要采用料斗浇筑法及泵送混凝土浇筑法,料斗浇筑法优点为:施工工艺简单,浇筑速度较快,作业人员掌握较快,方量计算简单等。缺点为:料斗放料完毕后,料斗内壁附着的混凝土清理较为困难;且料斗放料方式须与道床形式相吻合,目前国内地铁工程中的道床形式主要分为边侧水沟整体道床与中心水沟整体道床,其中的中心水沟整体道床浇筑较为复杂,如需一次浇筑成型,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新型地铁施工道床混凝土浇筑装置,该浇注装置既可以提高中心水沟道床浇筑工序的速度,提升料斗清理工效,减少人工投入,由可避免混凝土下料过程中对主要轨料的冲击,提高道床浇筑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地铁施工道床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下侧设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下侧各连接有一个转轴座,两个转轴座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所述转轴上铰接有两个出料板,所述出料板远离转轴的一侧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通过悬挂装置连接于箱体上侧,两个固定板与箱体侧壁之间均通过斜板连接,所述斜板向固定板的下方倾斜,两个斜板的下侧各连接有一个振动电机。
分料器,所述分料器包括人字板、支架和车轮,所述人字板下侧连接支架,所述支架下侧连接有带座轴承,所述带座轴承通过车轮轴与车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侧壁与固定板之间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斜板分别设于振动电机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侧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个箱体挂耳,所述箱体下侧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个支座。
进一步的,所述人字板的两侧设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底部的中间设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为三角体,凸块远离出料板的一端小于凸块靠近出料板的一端,凸块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斜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工具箱,工具箱上可转动连接有箱门。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壁设有若干个竖直的加固板。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侧内壁之间设有横梁。
进一步的,所述人字板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分料器挂耳。
进一步的,所述悬挂装置为钢丝。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地铁施工道床混凝土浇筑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该装置操作简便,制作容易,材料选用没有特殊限制,该浇注装置可大大提高整体道床浇筑工序施工进度,提升料斗清理工效,减少人工投入,避免混凝土下料过程中对主要轨料的冲击,提高中心水沟道床浇筑质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仰视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料器的仰视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2-人字板;3-横梁;4-箱体挂耳;5-支座;6-支架;7-悬挂装置;8-分料器挂耳;9-车轮;10-带座轴承;11-车轮轴;12-连接架;13-转轴座;14-支撑板;15-振动电机;16-出料板;17-转轴;18-固定板;19-凸块;20-斜板;21-加固板;22-挡扳;23-工具箱;24-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2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