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囊总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6423.0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6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万进全;侯广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全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0 | 分类号: | B60R21/2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总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气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囊支架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气囊支架主要是用来固定气体发生器及气囊,一般通过在支架上焊接挂钩,通过挂钩安装在车体其他部位进行固定安装。采用焊接方式设计挂钩容易出现虚焊的问题,导致支架固定不牢靠,造成质量问题。如今气体发生器规格种类繁多,其安装柱孔距在65~68mm之间不等,一般的气囊支架只能针对特定规格的气体发生器进行开模制备,其通用性不足,满足不了各种规格气体发生器的安装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挂钩与支架一体成型,气体发生器安装孔设计成长圆孔用于安装不同规格的气体发生器,底板上设计螺栓连接不同的固定架,从而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安装不同规格的气体发生器及固定架、结构强度高、安装方便的气囊支架总成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囊支架总成结构,所述支架总成包括有底板及围绕底板的侧壁,侧壁包括有上侧壁和下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的上部均设有若干个挂钩,挂钩与侧壁及底板一体成型,底板上设有一个圆形接口和四个发生器安装孔,圆形接口位于底板中部,四个发生器安装孔围绕圆形接口,发生器安装孔为长圆孔,长圆孔的长度方向指向圆形接口的圆心,圆形接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螺栓,螺栓用于固定连接发生器固定架。
上侧壁上的挂钩数量与下侧壁上的挂钩数量不一致。
上侧壁上的挂钩数量为5个,下侧壁上的挂钩数量为4个。
挂钩与侧壁之间具有加强筋。
螺栓铆接在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发生器安装孔为指向圆形接口圆心的长圆孔,能够用于安装不同孔距的气体发生器。支架总成与挂钩一体成型避免了挂钩虚焊等缺陷的产生,提高了支架的强度和可靠性。上侧壁上的挂钩数量与下侧壁上的挂钩数量不一致,可以避免安装时装反,提高工作效率。螺栓能够用于固定连接不同型号的固定架,使得气囊支架具有平台化,节约模具开发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开发周期和开发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支架总成安装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支架总成安装另一种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支架总成安装另一种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气囊支架总成结构,所述支架总成包括有底板1及围绕底板的侧壁,侧壁包括有上侧壁2和下侧壁3,上侧壁2和下侧壁3的上部均设有若干个挂钩4,挂钩4与侧壁及底板1一体成型,底板1上设有一个圆形接口5和四个发生器安装孔6,圆形接口5位于底板1中部,四个发生器安装孔6围绕圆形接口,发生器安装孔6为长圆孔,长圆孔的长度方向指向圆形接口5的圆心,圆形接口5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螺栓7,螺栓7用于固定连接发生器固定架8。
上侧壁2上的挂钩4数量与下侧壁3上的挂钩4数量不一致,防止安装时装反,提高工作效率。
上侧壁2上的挂钩4数量为5个,下侧壁3上的挂钩5数量为4个。
挂钩4与侧壁之间具有加强筋,加强挂钩的强度。
螺栓7铆接在底板1上,提高不同固定架与支架总成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发生器安装孔6为指向圆形接口5圆心的长圆孔,用于安装不同安装柱间距的气体发生器。支架总成与挂钩4一体成型避免了挂钩4虚焊等缺陷的产生。上侧壁2上的挂钩4数量与下侧壁3上的挂钩4数量不一致,避免安装时装反。螺栓7能够用于固定连接不同型号的固定架8。图2、3、4分别列举了本实用新型气囊支架总成固定安装不同固定架8的情况。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全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全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6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