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下料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1728.2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9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半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料送料装置,尤其是针对一种上下料机械手。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电子行业SMT上下料机械手,主要有一盒料组弹出式、气爪张紧型等装置。但这两种机械手设备都具有缺陷:
一盒料组弹出式:工序繁琐,入料时必须一片一片人工入料,取料时若取一片料则必须先取出一整盒料,增长取放料时间。且在机械手取放料时不能进行读取条码。
气爪张紧型,撑料盘内圆,取放料较不便捷,且取放料时易损坏电子元件。也相对阻碍了料盘仓储的多样性。
因此,一盒料组弹出式的机械手不能实现便捷取放料,气爪张紧型的机械手不能实现料盘仓储多样性,这些缺陷都是由于机械构件的制约约束所造成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两种结构的机械手存在的各种缺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下料机械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下料机械手,其中,包括吸盘组、旋转组、伸缩料叉以及框架组,所述吸盘组安装于所述旋转组的摆臂件上,所述旋转组和所述伸缩料叉安装于所述框架组上,所述吸盘组中具有吸盘,所述旋转组位于所述伸缩料叉上方,所述伸缩料叉的两端各具有一运送托板,所述摆臂件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旋转组的底部,所述摆臂件在旋转后位置正对所述运送托板上方。
上述的上下料机械手,其中,所述吸盘组安装于所述摆臂件未与所述旋转组连接的一端。
上述的上下料机械手,其中,所述吸盘组具有安装端,所述摆臂件具有固定端,所述吸盘组和所述摆臂件之间通过所述安装端和所述固定端固定。
上述的上下料机械手,其中,所述旋转组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相机,所述相机的摄像头正对所述运送托板的上方。
上述的上下料机械手,其中,所述框架组包括框架、连接板和电缸,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电缸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电缸安装于所述框架中。
上述的上下料机械手,其中,所述旋转组中还具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摆臂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一组吸盘、伸缩料叉和旋转装置,实现既能将工件近无损的取放料,又能在取放料的过程中进行读取工件条码的操作。同时,可实现机械手自动取放料与每盘料的库存位的记录,优于同类别的取放料的便捷性、保护性、省时性及仓储工件的多样性。工作效率高、作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上下料机械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吸盘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旋转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框架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上下料机械手,其中,包括吸盘组1、旋转组2、伸缩料3叉以及框架组4,吸盘组1安装于旋转组2的摆臂件22上,旋转组2和伸缩料叉3安装于框架组4上,吸盘组1中具有吸盘14,旋转组2位于伸缩料叉3上方,伸缩料叉3的两端各具有一运送托板31,摆臂件22可旋转的安装于旋转组2的底部,摆臂件22在旋转后位置正对运送托板31上方。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以下实施方式,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吸盘组1安装于摆臂件22未与旋转组2连接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吸盘组1具有安装端121,摆臂件22具有固定端,吸盘组1和摆臂件22之间通过安装端121和固定端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旋转组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相机24,相机24的摄像头正对运送托板31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框架组4包括框架41、连接板43和电缸42,连接板43与电缸42的活动端连接,电缸42安装于框架41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旋转组2中还具有电机23,电机23的转轴与摆臂件22连接。
使用者可根据以下说明进一步的认识本实用新型的特性及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半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半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17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