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X射线探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1169.1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1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涛;董峰;马淞;唐诗惠;苏本金;周林顺;齐志涛;张宏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兴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2 | 分类号: | G01N2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3203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射线 探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验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X射线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施工现场X射线探伤机的无损检测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检测活动焊口,另一种是检测固定焊口,活动焊口是指在地面上预制好焊好的工件或设备未安装时的无损检测,此种检测方式对施工人员来说是比较轻松和安全,因为X射线探伤机可以选择最佳曝光位置,一些小型工件及所要检测的设备可以移动或翻转对焊口的检测十分有利,因此所谓的活动焊口是施工时最佳的工作状态,还有一些工件是预制件,一般都是在预制场地制作,没有高空作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十分有利,且探伤设备可以在地面上随意移动,大大减轻工人的工作量。而对固定焊口的检测则没有那么简单,固定焊口一般是安装好的设备或工艺管线等,往往都是在地面以上的位置,即处于高空状态,导致这些焊口的检测存在着一些危险性,也大大加剧了工作的难度,固定焊口检测时,施工人员的操作一般是先将探伤检测设备放置在所检测的高空管线上,由于管线一般都是悬空在管廊架上,因此我们的施工人员也需要在高空位置上,探伤检测设备也要固定在所要检测的焊口上,进而导致人员和设备都存在高空坠落的危险,特别是我们的施工人员,施工人员不仅要在高空悬空的管线上进行上下左右移动,还需要对探伤检测设备进行固定,工作量和危险性都是大大增加。现在在管廊架上检测焊口一般都采用绑扎法绑扎探伤检测设备,即将探伤检测设备放在所要探伤的焊口上,用捆扎带将设备和管道捆扎在一起,步骤十分繁琐,危险性也比较大,对于一些小型质量较轻的探伤检测设备,一个施工人员还能承受其安装时的重量,但是对于一些大型质量较重的探伤检测设备,往往需要几个人同时进行配合方能对其进行绑扎固定,不仅增加工作量,还大大增加了探伤检测设备绑扎时的危险性,而且有时候为了探伤检测设备的稳定固定,往往需要紧紧的捆扎,捆扎过紧又会导致设备在不同程度上的变形,且探伤检测设备的管桶有时也会因用力过猛造成管桶圆弧型变为扁平,严重时还会使得管桶内的高压发生器与管桶桶壁的距离过近而造成放电、跳闸或烧毁高压发生器,存在很大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的X射线探伤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仅能够使得X射线探伤机可以在行走管道上自动绕圆弧行走,还能在调整方向后使得X射线探伤机沿行走管道直线行走,且行走过程安全平稳,无坠落的安全隐患,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危险因素的同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该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实用性强,降低施工成本,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推广。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X射线探伤装置,包括X射线探伤机、支撑架、行走机构和控制器,所述的行走机构位于行走管道上,行走机构包括圆弧底座、前轮、后轮和驱动机构,前轮和后轮分别镶嵌在圆弧底座的前侧和后侧,且前轮和后轮均为磁力轮,驱动机构设置在前轮处且位于圆弧底座的上方,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变速箱,驱动电机通过变速箱驱使前轮旋转,圆弧底座的上方还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分别与驱动机构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支撑架位于圆弧底座的上方,且支撑架与圆弧底座之间设置有直线驱动升降装置,所述的X射线探伤机通过拉紧器固定在支撑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全钩,所述的安全钩的一端固定在X射线探伤机上,另一端的钩体悬挂在管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控制器通过导线对驱动电机和直线驱动升降装置的电机进行控制,蓄电池还与直线驱动升降装置的电机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圆弧底座的圆弧面与行走管道的弧面贴合。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兴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兴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11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钢化下片检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X荧光光谱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