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流水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6365.1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5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曹新文;谢海军;邓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敏孚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3 | 分类号: | B62D25/13;B62D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流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流水槽。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产品,汽车前流水槽主要的作用不仅在于导水和通过其特殊的结构将 雨水沿流水槽排出车体,防止水流进车体内部,而且还需要传递来自前减震器座的载荷。
流水槽总成主要由流水槽、前挡板上加强梁、前风挡下横梁加强 板和前风挡下横梁等组成,对整车局部扭转刚度和强度性能影响较大。因此流水槽作为流水槽总成的主要组成部件,在其与其他构件进行连接时,本身的结构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现有的结构中,一般流水槽的安装均是采用点焊或者螺栓进行旋拧让其进行固定,但是点焊在固定后难以取下,而螺栓旋拧则对防水性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拆装方便的汽车流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流水槽,包括第一槽板、第二槽板、用于连接第一槽板和第二槽板且形成U型槽的槽底板以及设置于流水槽的两端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槽板背离槽底板一侧设置有延伸板,所述第二槽板背离第一槽板的一次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槽板上开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部分别与第一槽板、第二槽板、槽底板、延伸板以及安装槽一体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槽板、第二槽板以及槽底板形成U型槽进行导水,将车身上水导到地下,进而防止水进入到车子内部,采用延伸板、连接部以及安装槽进行连接安装,让流水槽在安装时可以进行插接,让其安装更加方便,另外,采用延伸板以及连接部,能够让其与其他部件进行搭接,从而让其防水性能提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板与第一槽板设置成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一定的夹角让其在安装时能够进行挤压,进而让其连接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板与第一槽板连接的位置设置有过度板,所述过度板分别与第一槽板以及延伸板连接,所述过度板与延伸板以及第一槽板之间均设置成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度板的设置让第一槽板与延伸板之间存在台阶,从而让其能够在连接的时候能够与第一槽板平整,从而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包括上连接板以及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均与第二槽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直接与第二槽板连接,形成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连接板上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安放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连接板与U没有直接关联,在其上至连接片以及安放孔能够让其与构件进行连接,同时不会影响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连接板上设有若干定位凹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凹口对整个流水槽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制,安装的时候可以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与第一槽板、第二槽板、槽底板以及延伸板之间均设置有台阶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台阶板的设置让其在与其他构件进行大接时存在搭接槽,进而让其能够让其连接后的槽口比较平整。不会影响美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槽板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上安装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与第一槽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固定槽和固定条能够让U型槽的结构更加稳定,从而整体结构强度增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条包括连接勾、连接条以及固定片,所述连接勾以及固定片分别置于连接条两端,所述连接勾搭接在固定槽内,所述固定片与第一槽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片以及连接勾的连接,让固态条的固定比较简单方便,能够轻易对U型槽进行加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中间段的截面图。
图中:1、第一槽板;11、过度板;12、安装部;13、安装孔;2、延伸板;3、连接部;31、台阶板;4、槽底板;5、安装槽;51、上连接板;52、下连接板;53、连接片;54、安放孔;55、定位凹口;6、第二槽板;61、固定槽;7、固定条;71、连接条;72、固定片;73、连接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敏孚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敏孚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63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冲多模钣金件冲压加工自动线
- 下一篇:冲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