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涡喷发动机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8349.1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耀;郝承民;常春城;姜涛;刘鸽;徐宜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南迅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275 | 分类号: | F02C7/275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949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喷发 动机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型涡喷发动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微型涡喷发动机离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涡喷发动机离合器》(申请号:200920204316.7)公开了一种涡喷发动机离合器,包括有离合器本体、轴套、回位弹簧、胶圈,离合器本体内设有阶梯通孔、楔块,离合器本体的一端设有锥形沉槽,用于容置胶圈,所述的回位弹簧设置于阶梯通孔的前端,所述轴套套置于该通孔内,轴套上设有与楔块相配合的通孔,并在离合器本体的锥形沉槽内于回位弹簧的上方设置胶圈,将轴套、楔块、回位弹簧封闭在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轻小,更具有安全性与可靠性。
但是,现有技术中描述离合器的缺陷是:复位弹簧小导致复位弹力弱,离合器行程短容易刮擦,弹簧容纳空间不足容易卡弹簧,乳胶圈没有固定措施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微型涡喷发动机离合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涡喷发动机离合器,包括:离合轮,所述离合轮为贯通体,在所述离合轮的外侧设有驱动槽;轴套,所述轴套沿轴向设置在所述离合轮内;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穿设于所述轴套及所述离合轮,所述驱动件卡接在所述驱动槽内;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轴套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离合轮包括:第一离合轮本体,在所述第一离合轮本体内设有第一离合轮贯通孔,所述第一离合轮贯通孔沿着所述第一离合轮本体的轴向设置;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离合轮本体的顶端,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离合轮本体的内壁上、向着所述第一离合轮贯通孔的圆心延伸;第二离合轮本体,在所述第二离合轮本体内设有第二离合轮贯通孔,所述第二离合轮贯通孔沿着所述第二离合轮本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离合轮本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离合轮本体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离合轮贯通孔与所述第二离合轮贯通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离合轮贯通孔的内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离合轮贯通孔的内直径。
优选地,所述轴套包括:第一轴套本体,在所述第一轴套本体内设有第一轴套贯通孔,所述第一轴套贯通孔沿着所述第一轴套本体的轴向设置;第二轴套本体,在所述第二轴套本体内设有第二轴套贯通孔,所述第二轴套贯通孔沿着所述第二轴套本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轴套本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轴套本体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轴套贯通孔与所述第二轴套贯通孔连通;其中所述第二轴套本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轴套本体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驱动槽设置在所述第一离合轮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槽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旋槽及平槽,所述平槽设置在所述螺旋槽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轴套本体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离合轮贯通孔内设有摩擦套。
优选地,所述摩擦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离合轮本体的下表面之间的间距为2毫米~5毫米。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轴套本体内设有机米螺丝,所述机米螺丝通过螺纹沿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套贯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为销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增加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在旋转外力消失之后能使离合器轴套和离合轮恢复初始位置。解决了传统离合器离合轮复位不稳定和复位速度慢,容易卡住的问题,离合器螺旋槽长,能确保离合轮伸出长度足够,降低离合器在非工作状态中与转子卡住的可能性,复位弹簧容纳空间大,能解决离合器容易卡住的问题,使微型涡喷发动机启动可靠性提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型涡喷发动机离合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型涡喷发动机离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离合轮本体2-第一离合轮贯通孔 3-限位部
4-第一台阶5-第二台阶 6-第二离合轮本体
7-第三台阶8-第一轴套本体 9-上台阶
10-第一轴套贯通孔 11-第二轴套本体12-下台阶
13-第二轴套贯通孔 14-螺旋槽15-平槽
16-复位弹簧 17-摩擦套18-机米螺丝
19-销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南迅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南迅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83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尿素为还原剂脱硝的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
- 下一篇:汽油机缸体及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