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流冲击的转动式复合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2186.6 | 申请日: | 2017-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1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程廷海;刘文博;卢晓晖;孙浩;乔永禄;陈茜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冲击 转动 复合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流冲击的转动式复合发电机,属于气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产技术智能化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其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程度也越来越高,大量的物联网节点等低功耗器件在机械制造装备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对物联网节点等低功耗器件进行稳定、可靠的持续供电,是保证物联网节点等低功耗器件正常工作的前提。当前机械制造领域的物联网节点等低功耗器件供能方式主要有电路直接供电和化学电池供电两种方式。其中,电路直接供电方式导致系统布线复杂等问题,而化学电池供电方式则存在电池使用寿命有限、需定期更换以及环境污染等不足。因此,需研究一种用于物联网节点等低功耗器件供能的新型能源供给技术以解决传统供能技术所带来的诸多弊端。
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和导体的电磁感应现象俘获环境微能源转化为电能的环境能源收集技术,由于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清洁无污染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势,成为微能源转化与供给技术的研究热点。气体动能是工业生产中大量存在的能量形式,其同样具备安全清洁可再生等优势。因此,合理利用工业生产环境中的气体能量,结合压电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将气体能量转化为电能为物联网节点等低功耗器件供能,可有效解决传统电源供电带来的布线复杂及电池供电带来的需定期更换、污染环境等问题,对提高工业制造装备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工业环境中低功耗用电器传统供电方式布线复杂、污染环境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流冲击的转动式复合发电机,为低功耗器件提供一种功率大、效率高的供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混合发电装置包括腔体端盖、前端腔体组件、旋转组件和后端腔体组件;所述腔体端盖一侧端部的外螺纹一中心位置设有通孔一,其用于实现激励源(所述激励源可为气动执行器或者气动系统中其它适宜的气动元件)与混合发电装置之间气体的流通;所述腔体端盖一侧端部设置有外螺纹一,其用于与激励源连接,实现激励源与混合发电装置的紧固连接;所述腔体端盖另一侧端部设有外螺纹二,其用于与前端腔体组件中一侧端部位置的内螺纹旋合连接,实现腔体端盖与前端腔体组件的紧固连接;所述前端腔体组件包括前端腔体和紧定螺栓;所述前端腔体组件中前端腔体端部内侧设有内螺纹,其用于与腔体端盖一侧端部设有外螺纹二旋合连接,实现前端腔体组件中前端腔体与腔体端盖的紧固连接;所述前端腔体组件中前端腔体内部设有容腔,其用于实现激励源与混合发电装置之间气体的流通以及容纳旋转组件中的旋转风扇;所述前端腔体组件中前端腔体内部设有固定腔,其用于固定旋转组件中旋转轴,实现前端腔体组件的密封以及前端腔体组件与旋转组件中旋转轴的紧密配合;所述前端腔体组件外侧端部设有内螺纹盲孔,其用于与后端腔体组件中的通孔二相配合以及用于与前端腔体组件中的紧定螺栓旋合连接,实现前端腔体组件与后端腔体组件的紧固连接;所述前端腔体组件中的紧定螺栓,其用于与后端腔体组件中的通孔二配合和前端腔体组件外侧端部的内螺纹盲孔旋合连接,实现前端腔体组件与后端腔体组件的紧固连接;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风扇、旋转轴、固定挡板、固定螺栓和线圈;所述旋转组件中的旋转风扇内侧设有通孔四,其用于与旋转组件中旋转轴端部粘接,实现旋转风扇与旋转轴的紧固连接;所述旋转组件中旋转轴外侧设有环形凹槽,其用于与密封圈配合实现前端腔体组件的密封;所述旋转组件中旋转轴外部设有平面,其用于固定挡板和线圈的固定安装;所述旋转组件中旋转轴外部的平面上设有内螺纹孔,其用于与固定螺栓旋合连接,实现固定挡板和线圈的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组件中固定挡板,其用于线圈的固定与限位;所述旋转组件中固定挡板设有圆形通孔,用于与固定螺栓配合,使固定螺栓与平面上所设的内螺纹孔旋合连接;所述旋转组件中的固定螺栓,其用于与平面上所设的内螺纹孔旋合连接,实现固定挡板和线圈的固定安装;所述旋转组件中设有线圈,其用于后端腔体组件中的永磁体配合,使线圈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电能输出;所述后端腔体组件包括后端腔体、发电组件以及永磁体;所述后端腔体组件中的后端腔体端部设有通孔二,其用于与前端腔体组件中的内螺纹盲孔和紧定螺栓配合,实现后端腔体组件与前端腔体组件的紧固连接;所述后端腔体组件中后端腔体内部设有容腔,其用于容纳旋转轴、发电组件和永磁体;所述后端腔体组件中后端腔体底部设有通孔三,其用于后端腔体组件中发电组件以及线圈导线的引出,实现发电组件以及线圈产生电能对外输出;所述后端腔体组件中后端腔体侧壁设有n个矩形槽结构,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其用于粘接固定后端腔体组件中发电组件中的固定板,实现后端腔体组件中后端腔体与发电组件的紧固连接;所述后端腔体组件中后端腔体侧壁设有p个矩形凹槽,p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其用于永磁体的固定安装;所述后端腔体组件中发电组件中设有n个固定板,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其用于与后端腔体组件中后端腔体侧壁的矩形槽粘接,实现发电组件与后端腔体组件中后端腔体的紧固连接,以及用于与金属弹性基板粘接,以实现固定板与金属弹性基板的紧固连接;所述后端腔体组件中发电组件设有m个金属弹性基板,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其用于粘接后端腔体组件中发电组件的压电元件,实现金属弹性基板与压电元件的紧固连接,以及与固定板粘接,实现金属弹性基板与固定板的紧固连接;所述后端腔体组件中设有永磁体,其与后端腔体侧壁所设的矩形凹槽结构粘接,实现永磁体与后端腔体的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2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互激式气动压电发电装置
- 下一篇:空气能温差发电机